答叶以礼

洛诵遥闻塾在闾,卜邻仁厚是安居。

汉灰未息犹飞劫,秦火何尝尽燬书。

夜月七弦弹别鹤,春江尺素托双鱼。

斯文否极终当泰,适鲁载歌风满雩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

鉴赏

这首诗《答叶以礼》由元代诗人黎伯元所作,通过其深邃的哲思与文人情怀,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之志。

首联“洛诵遥闻塾在闾,卜邻仁厚是安居”,描绘了古代学塾的宁静与和谐,以及选择仁厚之人为邻的高尚情操,体现了对教育与道德的重视。

颔联“汉灰未息犹飞劫,秦火何尝尽燬书”运用历史典故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文化传承的思考。汉代的文化虽历经战火,但并未完全消逝;秦始皇焚书坑儒,虽毁坏了一部分文献,但并未彻底断绝知识的传播。这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生命力的坚信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。

颈联“夜月七弦弹别鹤,春江尺素托双鱼”,以音乐与书信为喻,描绘了夜晚月光下弹奏古琴的情景和春天江边寄送书信的画面。别鹤象征离别,双鱼则寓意传递消息,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文化的传承之情。

尾联“斯文否极终当泰,适鲁载歌风满雩”引用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雩祭上唱歌的典故,表达了对文化复兴与社会和谐的期待。否极泰来,意味着在逆境之后将迎来繁荣与稳定,适鲁载歌则寄托了诗人希望文化精神能够像春风般吹遍大地,充满活力与生机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,也蕴含了对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期盼,是一首富有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作品。

收录诗词(34)

黎伯元(元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元朝末年由岁贡历官连山教谕及德庆、惠阳教授,所至学者尊之,文风以振。明黄佐嘉靖四十年《广东通志》卷五九作黎伯原,附于其子黎光传中。著有《渔唱稿》,已佚

  • 字:景初
  • 号:渔唱
  • 籍贯:东莞

相关古诗词

惠州西湖次董养吾韵

荷花十里桂三秋,今日余杭负胜游。

千古边疆开骆粤,一湖风景占罗浮。

峰翔白鹤留坡老,水似愚溪待柳侯。

东向幽亭寻野史,流芳南土几监州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读陆放翁诗

閒来朗诵剑南集,句律快心成感伤。

才士无穷千载往,此翁自许一生狂。

北征向后谁知杜,南渡以前无愧唐。

三百篇中关治忽,须将世教验词章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吟稿为寇所攘感而赋

旧闻野妇泣遗簪,行稿遭攘感更深。

背锦奚奴犹抱恨,还毡寇盗不逢今。

鸡林有识宁希价,饭颗相逢笑苦心。

侧近云山休厌我,盖棺未定尚狂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侵]韵

用郑梅园大尹自述韵

官閒世运忆重熙,几夕华胥入梦稀。

归里尽高彭泽节,题诗不比永嘉时。

还寻旧约同年乐,谁画流亡民色饥。

千载橐金羞不掩,饮泉风概自家知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