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(其十)咏米家灯和其年韵

尚书堂上,忽鸾飞凤舞、花枝分亚。

起剔银灯相视笑,认得米家书画。

木偶儿郎,弓腰仕女,游戏无真假。

针神妙手,恰从阿堵传写。

正是月满千街,星移万点,天放元宵夜。

遥想汉宫传蜡烛,光照彩楼缥瓦。

玉漏停催,琼箫慢弄,暂醉珠帘下。

燕台胜景,剪灯重谱新话。

形式: 词牌: 念奴娇

鉴赏

这首词以尚书堂为背景,描绘了一幅华丽而生动的元宵佳节景象。"鸾飞凤舞、花枝分亚"形象地展现了米家书画的精美,如同凤凰展翅、花朵绽放,令人眼前一亮。接着,词人通过银灯下的欢笑,赞美了米家灯艺的精湛,连木偶人物都仿佛活灵活现,游戏其间,真假难辨。

"针神妙手"一句,进一步强调了制灯技艺的高超,仿佛是从古代的传说中流传下来的。接下来,词人将视线转向元宵之夜,月圆星点,灯火辉煌,仿佛重现了汉宫赐灯的盛况,照亮了彩楼和碧瓦,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。

"玉漏停催,琼箫慢弄"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悠扬,人们在珠帘下暂且忘却烦恼,沉醉于这美好的时光。最后,词人以燕台为题,寓意此地是元宵佳节的胜景,人们剪灯作乐,续写新的故事,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
总的来说,这首《念奴娇》以其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米家灯的艺术魅力,以及元宵节的热闹与诗意,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
收录诗词(361)

尤侗(明末清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戏曲家,曾被顺治誉为“真才子”;康熙誉为“老名士”。早年自号三中子,又号悔庵,晚号良斋、西堂老人、鹤栖老人、梅花道人等,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于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儒,授翰林院检讨,参与修《明史》,分撰列传300余篇、《艺文志》5卷,二十二年告老归家。四十二年康熙南巡,得晋官号为侍讲,享年八十七岁。侗天才富赡,诗多新警之思,杂以谐谑,每一篇出,传诵遍人口,著述颇丰,有《西堂全集》

  • 字:展成
  • 籍贯:一字同
  • 生卒年:1618年-1704年

相关古诗词

念奴娇(其十一)羡门五十一岁夫人四十九岁十月得子名曰百龄是可贺也调百字令

世间奇事,看木公金母、合成百岁。

夫妇平分大衍数,阳进因而阴退。

进若有余,退非不足,损益刚相配。

乃生男子,美哉则百之端。以是名曰百龄。

在百家姓上,百官图内。

好似百花兰桂发,百鸟鸾凤出类。

书读百篇,财盈百宝,百禄天生备。

贺君百喜,百壶索取同醉。

形式: 词牌: 念奴娇

桂枝香(其一)月下

晚风摇曳。渐吹落残乌,素娥睡起。

惊看镜殿堆玉,晶宫映水。

井梧飒飒敲窗纸,怨鸿啼、芦花岸里。

黄昏院落,画栏独倚,寸心如死。秋色三分将尽矣。

更寒烟满目,疏钟第几。四壁虫声助予,叹息而已。

南飞乌鹊无枝止,笑归来、昨非今是。

今夕何夕,举杯邀月,陶然醉耳。

形式: 词牌: 桂枝香

桂枝香(其二)咏蟹

漫寻尔雅。见介士横行,郭索盈野。

最爱绀甲青匡,金膏雪炙。

吴江公子肠应断,甚西风、酒旗潇洒。

相逢何处,沙汀渔火,村庄茅舍。记卓女、长卿初嫁。

为彭越低眉,停箸不下。我亦蝤蛑,暗想妆台愁把。

香橙手劈吴盐细,欲持螯、谁传杯斝。

霜华满地,黄花已老,玉人去也。

形式: 词牌: 桂枝香

齐天乐.咏蝉

小园疏柳斜阳晚,凄然数声低唤。

吸露频啼,迎风乍咽,迸出悲丝急管。宫商偷换。

和五夜寒螀,一天哀雁。

恨杀螳螂,惊回焦尾鹍弦断。当年齐女曾变。

故宫衰草外,何限秋怨。

罗袂无声,玉墀尘满,落叶几番零乱。余音宛转。

想动影低鬟,妆残帘捲,杜甫山妻,夜飞人不见。

形式: 词牌: 齐天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