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好风临湖水,清光不可分。
有天涵万象,无地点微云。
邻笛声相应,仙舟影绝群。
如何风外雁,偏向夜深闻。
这首清代诗人李敬的《洞庭望月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湖上月夜景象。首句“好风临湖水”展现了轻柔的晚风轻轻吹过湖面,带给人宁静的感受。接着,“清光不可分”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湖水的清澈融为一体,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。
“有天涵万象”暗示了广阔的天空包容着大地万物,而“无地点微云”则描绘了天空中几缕淡淡的云彩,增添了朦胧之美。远处,邻家的笛声与月色相应,更添了几分静谧与诗意。最后,“仙舟影绝群”以仙舟的影子在月光下独显,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象。
结尾处,“如何风外雁,偏向夜深闻”,诗人疑惑为何只有在深夜,风中的雁鸣才会格外清晰地传入耳中,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,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、人事寂寥的感慨。整体来看,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,传达出一种淡泊而深远的情感。
不详
春晚草萋萋,流莺不住啼。
酒醒亭午后,人忆秣陵西。
愁绪散还结,月花高复低。
缄情书札在,珍重更封题。
十里青溪半藕花,亭台相向夕阳斜。
小姑不解伤心事,夜夜月明来浣纱。
桧柏秋阴石路微,荒园草长残蝶飞。
老僧学佛兼学圃,豆花雨渍豆叶肥。
我来踏穿狮子窟,绳床尘满坐者稀。
所须月米才半钵,黄菜扑面劬朝饥。
去年屋破雪堆席,今日墙欹风打扉。
睡汉世法且不贯,纵施广舌何霏霏。
龛前大士漫千劫,门外枯松径十围。
随便趺坐即起去,休留棘刺横牵衣。
快哉白云如奔马,兀突那复为人鞿。
坐倚巴丘俯洞庭,君山一十二峰青。
不闻修竹来仙吹,但有孤鸿送客舲。
欲辨水天惟北斗,若当风雨即南溟。
旧游浩渺如春梦,兀看郦元注《水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