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与公京口水云閒,问月何时照我还。
邂逅我还还问月,何时照我宿金山。
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、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。诗中“与公京口水云閒”一句,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,"问月何时照我还"则流露出一种期待和向往,似乎希望能在月光下返回某个地方或状态。
接下来的两句"邂逅我还还问月,何时照我宿金山",继续了这种期待,诗人似乎在询问月亮何时能够陪伴他到达金山(可能是指龙华院的所在地),而“宿金山”三字,则增添了一种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感。
整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,既有对美好景致的享受,也有对归属和安稳生活的向往。王安石在这三绝句中,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既有情思流露,又不失意境开阔的意象空间。
不详
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老于陈迹倦追攀,但见幽人数往还。
忆我小诗成怅望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横绝潺湲度,深寻荦确行。
百年同逆旅,一壑我平生。
邯郸四十馀年梦,相对黄粱欲熟时。
万事祇如空鸟迹,怪君强记尚能追。
前时偶见花如梦,红紫纷披竞浅深。
今日重来如梦觉,静无馀馥可追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