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明代符锡的《秋霖》诗,描绘了深秋时节连绵不断的雨水,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。
首联“伏雨燕山潦正昌,羁栖犹在水云乡”以“伏雨”点明季节,燕山地区正经历着雨水丰沛的时期,而诗人自己仍处于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,仿佛与水云共栖,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受和自身境遇的写照。
颔联“庭花寂历惊秋色,远信依稀滞雁行”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。庭院中的花朵在雨中显得孤寂,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。远处的信件如同滞留的雁行,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,也暗含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。
颈联“沉稼几家耕有望,泥途一鹗病何妨”转而关注农事与自然界的生灵。尽管雨水影响了庄稼的生长,但仍有农民期待着丰收的希望;同时,即使在泥泞的路上,一只孤鹰(鹗)也能自由飞翔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赞美。
尾联“不眠夜起烧灯坐,霹雳时闻启上方”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与思考。不眠之夜,他起身点亮油灯,静静地坐着,偶尔能听到雷声从高处传来。这一场景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思,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。
整体而言,《秋霖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,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绘,也有对个人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