贡川闻王郡伯死,为位哭之

大运岂遽非,哲人遂云徂!

我见谋国臣,太息无良图!

岂意匹马来,开门纵长驱。

争降何纷然,常恐后至诛!

贤哉二千石,从容捐厥躯!

夫子庄而简,薄官初剖符。

不谓贞松姿,临难表所殊!

独湔嵇绍血,莫污温序须。

我生既已幸,我志宁可渝!

乘舆咫尺间,岂复辞崎岖!

回脰望延津,吁嗟烈丈夫!

形式: 古风 押[虞]韵

鉴赏
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在得知王郡伯去世的消息后,前往哀悼时所作。诗中充满了对王郡伯的深切哀悼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。

首句“大运岂遽非,哲人遂云徂!”感叹命运的无常,哲人的离去,引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接着,“我见谋国臣,太息无良图!”诗人看到那些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大臣们,却叹息于他们没有好的策略来应对当前的困境。

“岂意匹马来,开门纵长驱。”描述了敌军突然来袭的情景,形象地表现了局势的紧迫和混乱。“争降何纷然,常恐后至诛!”表达了对投降者众多,以及害怕被追究责任的恐惧。

“贤哉二千石,从容捐厥躯!”赞扬了那些坚守职责、英勇牺牲的官员,他们的行为令人敬佩。“夫子庄而简,薄官初剖符。”提到王郡伯为人严谨、简朴,初任官职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气度。

“不谓贞松姿,临难表所殊!”赞美王郡伯如同坚贞的松树,在危难时刻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勇气。“独湔嵇绍血,莫污温序须。”引用历史典故,进一步强调了王郡伯的英勇行为。

最后,“我生既已幸,我志宁可渝!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见证这样一位英雄的幸运,以及自己不会改变志向的决心。“乘舆咫尺间,岂复辞崎岖!”即使王郡伯离自己很近,也不会回避困难。“回脰望延津,吁嗟烈丈夫!”诗人回望历史上的英雄,对王郡伯的壮举表示赞叹和惋惜。

整首诗情感丰富,既有对英雄的颂扬,也有对时局的忧虑,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正义的追求。

收录诗词(507)

钱澄之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初名秉镫,一字幼光,、西顽道人。汉族,安徽省桐城县(今枞阳县)人。明末爱国志士、文学家。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,与同期的顾炎武、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,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。著有《田间集》、《田间诗集》、《田间文集》、《藏山阁集》等。学识渊博,文笔雄健,质朴宏肆,不事雕琢。他勇弃俗学,专治古文,文章精洁、典雅,对后来“桐城派”的形成有一定影响。对数学、地理、训诂、义理亦有研究

  • 字:饮光
  • 籍贯:晚号田间老
  • 生卒年:1612~1693

相关古诗词

广文歌

广文先生老且贤,角巾已破乌皮穿。

执板折腰殊不谙,见人木强无周旋。

盘桓苜蓿风尘陡,招降使者声如吼。

箕踞学宫召诸生,问渠广文不开口。

振袖大骂杯掷空,区区头颅复何有!

宣圣昔却莱夷戈,子羔肯由狗窦走?

君不闻鬷蔑一语叔向倾,毛遂捧槃平原惊?

丈夫意气临危见,岂在人貌与荣名!

形式: 古风

黯淡滩

方帅穷归应藁竿,更诛马相七闽欢。

严州阁老降何事,白首同悬黯淡滩!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寒]韵

予既别永安山中,间道走汀州,路阻不前。诸友有招予还者,兼和鄙韵见寄。赋此志谢

西风吹客出岩阿,自别松关涕泪多。

鹤梦不曾离瀚海,猿声长记挂藤萝。

近春村暖花全白,入夜愁侵鬓已皤。

属和应多亡国恨,可能击筑共悲歌!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歌]韵

无题(其一)

鄞江消息定如何,怅望旌旗洒泪多。

野戍啼乌迷汉帜,荒城残月起夷歌。

稽山无计栖句践,南粤宁同王尉佗!

谷鸟催人头白尽,声声长在向南柯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