训蒙绝句.体认

虽云道本无形象,形象原因体认生。

试验操存功熟后,隐然常觉在中明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庚]韵

鉴赏

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《训蒙绝句·体认》,通过简练的语言,表达了对“体认”这一哲学概念的深刻理解与阐述。

首句“虽云道本无形象”,开篇即点出“道”的无形无象的本质,暗示“道”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,难以以具体形态呈现,超越了人类感官所能触及的范畴。

次句“形象原因体认生”,则进一步解释了“体认”的重要性。这里的“体认”指的是通过实践、体验和思考,人们能够逐渐理解和把握“道”的存在与运作规律。形象之所以能产生,是因为人们通过体认,将抽象的“道”转化为具体的感知和理解。

后两句“试验操存功熟后,隐然常觉在中明”,强调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内省(操存),人们能够在深入体认之后,感受到“道”的内在光明。这里的“试验操存”意味着通过实际行动和内心的修养,逐步深化对“道”的认识和理解。最终,当功夫达到一定境界时,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在内心深处体会到“道”的存在,这种体验是隐秘而深刻的,如同明灯照亮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“体认”之道,强调了实践、内省对于理解宇宙根本法则的重要性,以及通过持续的努力,人们能够达到与“道”同在的境界。

收录诗词(1440)

朱熹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一字仲晦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

  • 字:元晦
  • 号:晦庵
  • 籍贯:云谷老
  • 生卒年: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

相关古诗词

训蒙绝句.唤醒

为学常思唤此心,唤之能熟物难昏。

才昏自觉中如失,猛省猛求明则存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元]韵

训蒙绝句.为人

辛勤尽作求闻计,沽得过情声誉来。

自外而观为可喜,此心已失实堪哀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灰]韵

训蒙绝句.三省二首(其一)

曾子尚忧三者失,自言日致省身功。

如何后学不深察,便欲传心一惟中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东]韵

训蒙绝句.三省二首(其二)

用功事上实根源,三省真传入道门。

理即是心随事显,事能尽理始心存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元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