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绠汲岂无井,颠崖贵非浚。
愿洒尘垢馀,一雨根茎润。
在这首唐代诗人韦处厚的作品中,诗人以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山水之美。诗句"绠汲岂无井,颠崖贵非浚"描绘了一番对自然之源头的探寻与尊重。"绠汲"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取水工具,而“岂”则表达了疑问或反诘的语气,整句可理解为诗人在质疑是否所有的山涧都有井泉存在,以及对那些不经人工雕琢而成的自然之浚的珍视。这种思考彰显出诗人对于自然本真的尊崇和保护意识。
接着的"愿洒尘垢馀,一雨根茎润"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清新与滋养的渴望。“愿洒”表明了一种祈愿,“尘垢”指的是世间的喧嚣与污浊,而“馀”则是多余或过剩之意,整句意为希望能够洗净尘世的繁华杂质。"一雨根茎润"则描写了大自然中雨水滋养植物生长的情景,“茎”在此指的是草本植物,而“润”则是滋润的意思,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赋予生命之力的赞美。
这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之源头的探寻和内心对于清新与滋养的渴望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。
不详
顾渚吴商绝,蒙山蜀信稀。
千丛因此始,含露紫英肥。
缘崖踏石层。
来时欢笑去时哀,家国迢迢向越台。
待写百年幽思尽,故宫流水莫相催。
梅花似雪柳含烟,南地风光腊月前。
把酒且须拼却醉,风流何必待歌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