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一首

曹娥庙貌枕江湄,南北行人合孝思。

有智不争三十里,千年黄绢一厅碑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

翻译

曹娥庙坐落在江边,南北来往的人都怀着敬意和思念。
聪明的人不会计较那三十里的路程,因为千年历史中只有一块黄绢碑记载着她的事迹。

注释

曹娥庙:曹娥的神庙。
湄:水边,岸边。
南北行人:来自南北方的行人。
孝思:孝心和怀念之情。
有智:有智慧的人。
争:计较。
三十里:三十里的路程。
千年:历经千年。
黄绢:古代的一种贵重丝织品,这里代指珍贵的文献。
一厅碑:一块碑,用来纪念或记载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曹娥庙的景象,庙宇坐落于江边,成为过往行人停留怀念之地。诗中提到的“合孝思”表达了一种集体的怀念情感,而非个人的独白。这也暗示了曹娥作为孝女形象在民间文化中的广泛认同。

“有智不争三十里”一句,寓意深刻。这里的“不争”并非消极避让之意,而是智者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。在古代文化中,这种智慧往往与道德修养相连,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。

最后一句,“千年黄绢一厅碑”,则是在时间的维度上进一步深化了前面的意境。“千年”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长河,而“黄绢”作为古代书写文书的材料,常与文化、知识相关联。这里将其用于纪念碑文,不仅强调了文字的永恒,也突显了曹娥庙这一文化符号的重要性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,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。

收录诗词(1)

史温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九日黄(其一)

露丛花发例皆迟,异品敷金不诡随。

应节及时真可爱,登高且把泛瑶卮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

九日黄(其二)

应时寒蕊拆秋含,晃耀良金色可参。

似遇道人殷七七,故开佳节日三三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覃]韵

九华菊(其二)

流芳千古傲霜英,剪玉丝金照眼明。

若论驻颜功不小,仙丹端可与齐名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庚]韵

九华菊(其一)

功成丹鼎花堪比,花到重阳色正鲜。

靖节集中名甚著,羡他惯服制颓年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