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蛮(其三)秋

砌风鸣叶繁霜坠。坠霜繁叶鸣风砌。山外水潺潺。

潺潺水外山。冷衾愁夜永。永夜愁衾冷。

砧响更蛩吟。吟蛩更响砧。

形式: 词牌: 菩萨蛮

翻译

风吹树叶声如繁霜落下,霜落又听见风吹叶鸣。山外流水声潺潺。
流水潺潺在山外,寒冷的被窝里长夜难眠。长夜的寒意让人更加忧愁。
捣衣声和蟋蟀的叫声交织,蟋蟀叫得更响,捣衣声也不断。

注释

砌:台阶或墙壁。
鸣:发出声音。
霜:霜冻。
潺潺:流水声。
冷衾:冰冷的被子。
愁:忧虑,忧愁。
永夜:漫漫长夜。
砧响:捣衣的声音(古人常用木杵敲打衣物以准备冬天御寒)。
吟:吟唱,这里指蟋蟀的叫声。

鉴赏

这首诗名为《菩萨蛮(其三)秋》,出自宋代诗人鉴堂之手。全诗采用了对仗手法,表现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情感。

“砌风鸣叶繁霜坠。坠霜繁叶鸣风砌。”两句以倒装的方式描绘出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,霜冻附着的场景,反复强调了这种萧瑟感。

“山外水潺潺。潺潺水外山。”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流水声传来,似乎是在讲述远方山中的溪流在秋夜中依旧潺潺不息。

“冷衾愁夜永。永夜愁衾冷。”表达了作者深夜之时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忧愁,通过“冷衾”一词传递出夜晚的清凉,以及这种清凉中带来的孤寂与思念。

“砧响更蛩吟。吟蛩更响砧。”最后两句则是对秋虫鸣叫声的描写,通过“砧响”和“蛩吟”的重复,增强了夜晚蟋蟀鸣叫的氛围感,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波动。

整首诗通过反复和倒装手法营造了一种秋日萧瑟、夜晚清冷与孤寂交织的氛围,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及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。

收录诗词(4)

鉴堂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菩萨蛮(其四)冬

浦南回桨归庭户。户庭归桨回南浦。帘卷欲晴天。

天晴欲卷帘。月光交映雪。雪映交光月。

残漏怯宵寒。寒宵怯漏残。

形式: 词牌: 菩萨蛮

菩萨蛮(其二)夏

竹枝高映荷池绿。绿池荷映高枝竹。流水碧浮鸥。

鸥浮碧水流。酒尊陪旧友。友旧陪尊酒。

吟客坐时斟。斟时坐客吟。

形式: 词牌: 菩萨蛮

菩萨蛮(其一)春

落花丛外风惊鹊。鹊惊风外丛花落。乡梦困时长。

长时困梦乡。暮天江口渡。渡口江天暮。

林远度栖禽。禽栖度远林。

形式: 词牌: 菩萨蛮

不会季鹰当日意,归来只说为鲈莼。

形式: 押[真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