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人

相送复相别,不异云间月。

无心去复来,有魄圆还缺。

此别兴何如,西风秋月初。

暮鸿千里至,能寄八行书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《送人》,以送别为主题,情感深沉而细腻。

首句“相送复相别”,简洁明了地描绘了送别的场景,两个“相”字强调了送别双方的情感联系。接着,“不异云间月”一句,运用比喻手法,将离别之情比作云间的月亮,既形象又富有诗意,暗示了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如同月亮般难以割舍。

“无心去复来,有魄圆还缺”两句,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。前句“无心去复来”表达了离别后内心的不舍与无奈,后句“有魄圆还缺”则以月亮的盈亏变化象征着相聚与分离的循环往复,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。

“此别兴何如,西风秋月初”两句,诗人转而询问对方别后的心情如何,同时借“西风秋月初”这一景象,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,预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。

最后,“暮鸿千里至,能寄八行书”两句,通过想象鸿雁传书的情景,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。其中,“千里至”强调了距离的遥远,“八行书”则是对书信长度的简略描述,既体现了通信的不易,也寄托了深厚的情谊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,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哀愁,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

收录诗词(1809)

释德洪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年十四,父母双亡,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。试经於东京天王寺,冒惠洪名得度为僧。四年后南归,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,随真净迁洪州石门。二十九岁始,游方东吴、衡山、金陵等地,住金陵清凉寺。冒名剃度事发,入狱一年,勒令返俗。后至东京,入丞相张商英、枢密郭天信门下,再得度,赐名宝觉圆明禅师。徽宗政和元年(1111),张、郭贬黜,亦受牵连,发配朱崖军(今海南三亚)。三年,得释。四年,返筠州,馆於荷塘寺。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,遇赦,归湘上南台。高宗建炎二年卒,年五十八

  • 生卒年:1089

相关古诗词

别人

尺水未到海,兹行多呜咽。

病客未还家,回肠蕴千结。

水有到海期,病客归何时。

临岐一扬袂,落日寒风悲。

形式: 古风

信师相别

子昔送我日,出岫云无心。

今我舍子行,穷猿瞑投林。

勿歌行路难,勿效儿女泣。

处处得逢渠,千江共一月。

形式: 古风

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(其一)

李侯端自重,不肯下南璧。

君看英特气,自可凌太白。

小邑试牛刀,乃有政和色。

形式: 古风

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(其二)

举笔濡大千,挥斤隘八极。

置之卧病轩,翻身触破壁。

起来一调笑,庭树挂斜日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