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《怨王孙·春暮》由清代词人许德蘋所作,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哀怨与感伤。词中以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春光渐逝、花落满地的景象,以及由此引发的愁绪与情感波动。
“绣骑归晚”,开篇即点明时间,绣鞍的马儿在黄昏时分归来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。“深沉梨院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,梨花院落,给人一种远离尘嚣之感。“袅袅游丝,罥花不断”,轻盈的游丝缠绕着花朵,仿佛是春日最后的挽歌,暗示着春天即将消逝。“春去芳信初传”,春的消息开始远去,预示着季节的更替。“柳生绵”,柳絮飘扬,如同细密的棉线,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短暂。“情人易被情牵惹,何曾舍”,表达了人们容易被情感所牵引,即使在春末,仍难以割舍对春天的依恋。“未醒愁春也”,未完全从春的愁绪中解脱出来,流露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哀愁。“江城一片,红雨恨煞风斜”,江边的城市中,红雨(可能指落花)因风斜而更加愁苦,形象地描绘了春末的凄美与哀怨。“尽飞花”,最终,所有的花朵都随风飘散,结束了春天的篇章。
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,展现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与怀念,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深刻体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