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《宝月师刻予旧题以寄因书二绝》中的第二首。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,渴望归隐山林的心境。
首句“册府经年已倦游”,诗人回顾过去多年在官场或学府的忙碌生活,感到厌倦和疲惫。这里的“册府”泛指官府或学术机构,暗示了诗人曾在此处工作或学习。“已倦游”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厌烦情绪。
次句“梦魂随雁到峰头”,诗人想象自己如同南飞的大雁,穿越云层,飞向远方的山峰。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,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象之中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后两句“山中老宿如相问,为道归期不待秋”,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期待。如果山中的高僧询问归期,诗人则会回答说,归隐之心早已坚定,无需等待秋天的到来。秋天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收获与成熟,此处用以比喻内心的成熟与决定的坚定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、对自然山水向往以及对内心归隐决心的表达,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