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(其二十)赠夔若先生

小学精研久,雠书眼独明。

心虚同竹素,颜晕似鲂赪。

秩秩声容显,粼粼石骨呈。

勤劳忘昼夜,摆脱万缘清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庚]韵

鉴赏

此诗《消寒五集》中的一篇,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所作,题为“赠夔若先生”,以“清”字为韵脚,表达对夔若先生勤勉治学、心性高洁的赞美与敬意。

首句“小学精研久”,点明夔若先生在基础学问上潜心研究已久,奠定其深厚学识的基础。次句“雠书眼独明”,赞扬其在阅读校对书籍时,眼光独到,能洞察细微之处,显示其学术敏锐度和严谨态度。

“心虚同竹素,颜晕似鲂赪”两句,运用比喻手法,将夔若先生的心境比作竹子般空灵纯净,面容泛红如鲂鱼之赤,形象地描绘出其内在的高雅气质与外在的健康活力。

“秩秩声容显,粼粼石骨呈”进一步赞美夔若先生的言行举止显露出的秩序之美,以及其内在坚毅的品格如同清澈见底的石头一般,展现出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。

最后,“勤劳忘昼夜,摆脱万缘清”总结了夔若先生的治学精神,无论日夜,他都沉浸在学问之中,忘我地追求知识的真谛,同时,他能够超脱世俗杂念,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。

整首诗通过对夔若先生勤奋学习、高洁品行的描绘,表达了对其深沉敬仰之情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学者形象的向往与追求。

收录诗词(304)

祝廷华(清末近现代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出身望族,十九岁中秀才,光绪廿八年中举,翌年登进士。选为吏部文选主事。目睹清廷腐败,以祖母病乞归。任江阴劝学所所长,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。大力发展城乡教育。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,任分部部长。民国十三年,发起成立陶社,刊印江上诗钞、先哲遗书二十馀种。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。沦陷时期,日伪威胁利诱,主持维持会,均遭其严词拒绝。民国廿八年卒

  • 字:丹卿
  • 号:颜丞

相关古诗词

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(其二十一)赠景侯表叔

围炉尝雪笋,燃炭炽山樱。

春酿甘醇酒,园蔬嗜菜羹。

敲金音琐碎,戛玉响琮琤。

诗品如人品,寒梅一样清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庚]韵

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(其二十二)结意

河朔朝闻警,平津夜戍营。

将军空健饭,壮士枉长缨。

烽火夷三省,流亡满四纮。

吾侪都爱国,揽辔志澄清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庚]韵

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(其二十三)结意之二

雪聚成苍璧,冰莹胜白珩。

山川同偃蹇,草木滞句萌。

合有诗千首,还馀酒百盛。

明朝交六九,日暖午风清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庚]韵

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(其一)

癸酉春正月,二十有二日。

陶社萃同人,消寒第八集。

河间两章君,珠联与璧合。

一届知命年,大衍数不忒。

一尚青春时,志学进而立。

五秩与三旬,合之寿八十。

公宴假消寒,琳琅赋佳什。

酣嬉至淋漓,觞咏各自得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