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西平/金人捧露盘.雪词

似斜斜,才整整,又霏霏。今夜里、窗户先知。

嫌春未透,故穿庭树作花飞。

起来寻访剡溪人,半压桥低。

兔园册,渔江画,兰房曲,竹丘诗。怎模得、似当时。

天寒堕指,问谁能解白登围。

也须凭酒遣拿担,击乱鹅池。

形式: 词牌: 金人捧露盘

翻译

像是斜斜的,刚刚停歇,又飘洒下来。今夜,窗户似乎先感知到了它的降临。
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渗透,故意穿过庭院树木,化作花瓣纷飞。
起身寻找剡溪边的人,只见桥身低矮,仿佛被花压弯。
翻开兔园的诗集,欣赏渔江的画卷,还有兰房的曲子,竹丘的诗篇。怎么也无法重现当时的景象。
天气寒冷,手指冻得发僵,谁能解开这白登山的困境?
只能借酒消愁,打破鹅池的宁静,排解心中的烦忧。

注释

斜斜:形容雨雪飘落的样子。
整整:形容雨雪连续不断。
霏霏:形容雨雪密集。
窗户先知:形容窗户仿佛能感知到春雨来临。
透:穿透,此处指春意渗透。
剡溪人:指住在剡溪附近的人。
压桥低:形容桥被花压得很低。
兔园册:可能指诗集或文集。
兰房曲:可能指与兰花有关的歌曲或诗篇。
白登围:典故,指汉代韩信被困白登山之事,此处比喻困境。
鹅池:可能指鹅群聚集的池塘,也可指代饮酒之地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,名为《上西平·金人捧露盘》。从内容来看,这是一首描写春夜景色的诗句。诗中的意象丰富,情感细腻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赞美。

开篇“似斜斜,才整整,又霏霏”几句,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夜幕初降时分的微妙氛围。"今夜里、窗户先知"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夜独特感受的敏锐捕捉。紧接着,“嫌春未透,故穿庭树作花飞”表达了春意盎然却又不够浓烈,似乎连树木也被赋予了催促春色的渴望。

“起来寻访剡溪人,半压桥低”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中起身寻觅自然之美,桥梁的低矮仿佛在诉说着春意的秘密。随后,“兔园册,渔江画,兰房曲,竹丘诗”一系列的名词并举,不仅展现了诗人广博的文化知识,更通过这些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。

“怎模得、似当时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比较。而在“天寒堕指,问谁能解白登围”中,诗人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对历史事件的提问,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、追寻历史真谛的情愫。最后,“也须凭酒遣拿担,击乱鹅池”则是诗人在严寒中借助酒精驱寒,甚至想象着击打冰面,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力的挑战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。

收录诗词(318)

吴泳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。嘉定元年(公元1209年)第进士。累迁著作郎,兼直舍人院。应诏上书,颇切时要。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上疏言谨政体、正道揆、厉臣节、综军务四事。后进宝章阁学士,知温州,以言罢。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行于世

  • 字:叔永
  • 籍贯:潼川
  • 生卒年: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

相关古诗词

千秋岁.寿友人

松舟桂楫。苕霅溪头别。秋后雨,春前雪。

书凭湖雁寄,手把江蓠折。

人未老,相看元似来时节。芳草鸣鶗鴂。

野菜飞黄蝶。时易去,愁难说。

析波浮玉醴,换火翻银叶。

拚醉也,马蹄归踏梨花月。

形式: 词牌: 千秋岁

水龙吟.六月宴双溪

修篁翠葆人家,分明水槛光中住。

就中得要,危亭瞰渌,小桥当路。

一榻桃笙,半窗竹简,清凉如许。

纵武陵佳丽,若耶深窈,那得似、双溪趣。

一夜檐花落枕,想鱼天、涨痕新露。

多君唤我,扫花坐晚,解衣逃暑。

脍切银丝,酒招玉友,曲歌金缕。

愿张郎,长与莲花相似,朝朝暮暮。

形式: 词牌: 水龙吟

水龙吟.寿李长孺

清江社雨初晴,秋香吹彻高堂晓。天然带得,酒星风骨,诗囊才调。沔水春深,屏山月淡,吟鞭俱到。算一生绕遍,瑶阶玉树,如君样、人间少。

未放鹤归华表。伴仙翁、依然天杪。知他费几,雁边红粒,马边青草。待得清夷,彩衣花绶,哄堂一笑。且和平心事,等闲博个,千秋不老。

形式: 词牌: 水龙吟

沁园春(其二)生日自述

鶗鴂鸣兮,卉木萋止,维暮之春。

笑憨翁渐老,年加三豆,呆郎多事,诗记三星。

六十有三,高吟勇退,只有尧夫范景仁。

从今去,且亭前放鹤,溪上垂纶。交亲。散落如云。

仅留得尊前康健身。

有一编书传,一囊诗稿,一枰棋谱,一卷茶经。

红杏尚书,碧桃学士,看了虚名都赚人。

成何事,独青山有趣,白发无情。

形式: 词牌: 沁园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