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昌黎先生祠兼呈王潮州

穷冬到南海,驱马韩山湾。

繁霜野水落,鳄溪清且寒。

伊昔潜修鳞,白日飞风湍。

壮哉昌黎翁,洪流静而安。

伊余谒遗庙,兼以穷遐观。

地古白云灭,潮来沧海宽。

夫子继芳躅,而能障波澜。

丈夫遇知己,迟暮弹吾冠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鸿在南海拜谒昌黎先生祠堂的场景,同时向王潮州表达敬意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典故,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景仰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。

首句“穷冬到南海,驱马韩山湾”描绘了诗人冬季远行至南海,穿越韩山湾的情景,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决心。接着,“繁霜野水落,鳄溪清且寒”通过描写野外的霜冻、清澈寒冷的鳄溪,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冷的氛围,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坚定。

“伊昔潜修鳞,白日飞风湍”引用了古人修道成仙的传说,将昌黎先生比作深藏不露的龙,象征其非凡的才华与成就。接下来,“壮哉昌黎翁,洪流静而安”赞美昌黎先生如洪流般宽广的胸襟与宁静的心境,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。

“伊余谒遗庙,兼以穷遐观”表明诗人不仅拜谒了昌黎先生的祠堂,还远眺四周的景色,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追求与向往。随后,“地古白云灭,潮来沧海宽”描绘了古地上的白云消散,潮水涌来,大海变得更加广阔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界的无垠。

最后,“夫子继芳躅,而能障波澜。丈夫遇知己,迟暮弹吾冠”表达了诗人对昌黎先生的继承与超越,以及在遇到知音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融合,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景仰、对自我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。

收录诗词(554)

林鸿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哭迭漳州

九原何茫茫,哭声回彼苍。

含悲复含喜,身死名不死。

夷哉清漳途,可驾睢阳轨。

永激后来人,千秋作臣纪。

形式: 古风

春日首阳怀古

东风荡霏霭,旭日生岩峦。

清飙洒襟佩,聊以穷跻攀。

游目俯高坟,歘然复悲酸。

清标香名立,幽壤芳骨寒。

孤骞仰鸾凤,鸟雀易所飧。

浊流激清波,洒然天地间。

古木翳芳祠,野蕨迷空山。

迟回竟将夕,振策未能还。

形式: 古风

本一斋

元始但一气,厥状含鸿濛。

卑高犹未陈,至理已混融。

粤从太极分,玄白自污隆。

天泽肇履象,中正根民衷。

三皇不沿辙,五帝亦殊风。

万殊虽支离,一体当贯中。

天地乃吾体,清明元在躬。

寄言希颜徒,勖哉克已功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东]韵

驱车篇送张志道奉亲柩归清潭

驱车出东门,我车已载脂。

况此苦寒月,歌此陟岵悲。

夙驾指晨星,日入不遑栖。

道路岂不遥,筋力亦云疲。

飞鸟为我吟,孤禽为我啼。

浮云结为旆,回风亦凄其。

引领望故山,丘垒何累累。

感彼首丘志,怀哉蓼莪诗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