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山过姚紫英别业

逸山诚复佳,逸人不可逢。

何言一笑顷,得此苍髯翁。

今晨过其庐,碧苔灭行踪。

坐我松竹间,野蔌罗甘丰。

初无惊世谈,颇多旷士风。

念昔去岩壑,辍耕白云中。

白云故无恙,我乃羞樊笼。

祗应山林癖,未易药石攻。

高期出邂逅,意气将无同。

十年旧泉石,忽忽蟠吾胸。

起视白日低,归禽乱西东。

拔地森四壁,搀天唯一峰。

复闻麻谷幽,近与金盖通。

山态方屡改,泉源殊未穷。

湫然一区内,嗟我何憧憧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溍拜访隐士姚紫英的别业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。

首句“逸山诚复佳,逸人不可逢”,表达了对隐居之地的赞美以及对遇到隐士的渴望。接着,“何言一笑顷,得此苍髯翁”描述了偶遇隐士的惊喜之情。随后,诗人通过“今晨过其庐,碧苔灭行踪”描绘了隐士住所的静谧与自然之美。

“坐我松竹间,野蔌罗甘丰”展现了隐士与诗人的对话场景,以及隐居生活中的丰富与和谐。接下来的“初无惊世谈,颇多旷士风”则赞扬了隐士超脱世俗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。

“念昔去岩壑,辍耕白云中”回忆了诗人过去的生活,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“白云故无恙,我乃羞樊笼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,对束缚与尘世的反感。

“祗应山林癖,未易药石攻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执着,认为这种癖好难以通过药物改变。“高期出邂逅,意气将无同”期待未来能再次相遇,共享志趣。

“十年旧泉石,忽忽蟠吾胸”回顾了与隐士的深厚友谊,以及对这段经历的深刻记忆。“起视白日低,归禽乱西东”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,以及归鸟纷飞的动态美。

最后,“拔地森四壁,搀天唯一峰”赞美了山峦的壮丽与独特,“复闻麻谷幽,近与金盖通”描述了山谷的宁静与与外界的连接。“山态方屡改,泉源殊未穷”表达了对自然变化与生命之源的敬畏,“湫然一区内,嗟我何憧憧”则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自我反思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由、自然与真我的追求,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向往。

收录诗词(463)

黄溍(元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一字文潜,元代著名史官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他的门人宋濂、王袆、金涓、傅藻等皆有名于世

  • 字:晋卿
  • 籍贯: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
  • 生卒年: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

相关古诗词

次韵答蒋明府先生

文章不经济,耽书或成淫。

偶从长者游,稍窥古人心。

不琢岂非玉,无弦孰为琴。

岁宴灯火微,江阔鱼龙深。

愿言报嘉贶,安得双南金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侵]韵

和方韶父先生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(其一)

掩书坐中宵,阶空叶落满。

不见书中人,苍灯梦秋馆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旱]韵

和方韶父先生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(其二)

岂不有膏沐,所慕非倾城。

翠袖日以薄,勖哉岁寒情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庚]韵

和方韶父先生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(其三)

栖迟怜系瓜,梦寐追飞蓬。

去去羊荆州,吴帆渺霜风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东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