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

今日春已半,风雨停出游。

瓶中海棠花,数酌相献酬。

尚想锦官城,花时乐事稠。

金鞭过南市,红烛宴西楼。

千林誇盛丽,一枝赏纤柔。

狂吟恨未工,烂醉死即休。

那知茅檐底,白发见花愁。

花亦如病姝,掩抑向客羞。

尤物终动人,要非桃杏俦。

东风万里恨,浩荡不可收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尤]韵

翻译

春天已经过去一半,雨过天晴适合外出游玩。
瓶中的海棠花,斟酒几杯相互敬献。
仍怀念着成都的繁花似锦,那时的欢乐事众多。
手持金鞭走过南市,夜晚在西楼设宴。
满树林的繁华美丽,我独赏这一枝的娇柔。
纵情吟唱遗憾技艺不精,喝得大醉就让生命结束。
却不知在简陋茅屋下,看见花开也生出愁绪。
花儿如病弱女子,含羞带怯地向客人展示。
绝色之物终究能打动人心,但不是桃李一类寻常。
春风万里寄托着无尽的哀愁,浩渺无边难以收敛。

注释

春已半:春天过了一半。
风雨停:雨过天晴。
海棠花:春季常见花卉。
数酌:多次斟酒。
锦官城:古代成都的别称。
金鞭:贵重的马鞭,象征权势。
红烛:红色的蜡烛,用于照明和庆祝。
千林:大片的树林。
纤柔:形容花朵娇嫩。
狂吟:放声吟唱。
茅檐:简陋的茅草屋顶。
白发:指年老。
病姝:形容病态的美女。
尤物:极美的事物。
桃杏俦:指普通桃李等常见花。
东风:春风,象征美好时光。
浩荡:广大无边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《海棠》,通过对春日海棠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。首联写春天已过半,风雨过后,诗人出门赏花,瓶中的海棠成为饮酒对酌的对象。接下来,诗人回忆起在锦官城的美好时光,那时花事繁多,欢宴热烈。

颔联和颈联通过“金鞭”、“红烛”、“千林”、“一枝”等意象,描绘了繁华热闹的赏花场景,赞美海棠的艳丽与娇柔,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。然而,尾联笔锋一转,诗人感叹自己在简陋的茅檐下见到海棠,却因年华老去而生出愁绪,认为海棠虽美,但自己已无法像少年时那样尽情欣赏。

最后两句“东风万里恨,浩荡不可收”,借东风象征心中的愁绪,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、美好时光不再的深深遗憾。整首诗情感丰富,既有对海棠的赞美,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,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。

收录诗词(9386)

陆游(宋)

成就

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老学庵笔记》等

经历

南宋著名诗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

  • 字:务观
  • 号:放翁
  • 籍贯: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
  • 生卒年:1125—1210

相关古诗词

海棠歌

我初入蜀鬓未霜,南充樊亭看海棠。

当时已谓目未睹,岂知更有碧鸡坊。

碧鸡海棠天下绝,枝枝似染猩猩血。

蜀姬艳妆肯让人,花前顿觉无颜色。

扁舟东下八千里,桃李真成仆奴尔。

若使海棠根可移,扬州芍药应羞死。

风雨春残杜鹃哭,夜夜寒衾梦还蜀。

何从乞得不死方,更看千年未为足。

形式: 古风

涂毒策禅师真赞二首(其二)

涂毒不自赞,留待三山老。

试问卿上人,赞好莫赞好。

海中忽起劫初风,北斗柄折须弥倒。

形式: 押[皓]韵

涂毒策禅师真赞二首(其一)

骨相瑰奇,风神萧散。貌肃而和,语尽而简。

画得者英气逼人,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只眼。

形式:

涉白马渡慨然有怀

我马顾影嘶,忽涉白马津。

虽非黄河上,抚事犹悲辛。

太行之下吹虏尘,燕南赵北空无人。

袁曹百战相持处,犬羊堂堂自来去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