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侯侍御

步逸辞群迹,机真结远心。

敦诗扬大雅,映古酌高音。

逃祸栖蜗舍,因醒解豸簪。

紫兰秋露湿,黄鹤晚天阴。

旧业馀荒草,寒山出远林。

月明多宿寺,世乱重悲琴。

霄汉时应在,诗书道未沈。

坐期阊阖霁,云暖一开襟。

形式: 排律 押[侵]韵

翻译

超脱世俗足迹,内心深藏机巧。
推崇诗歌弘扬高尚,如同古代的佳音。
为避灾祸隐居茅屋,清醒后解下獬豸冠。
紫色兰花沾秋露,黄鹤傍晚天色阴沉。
旧日产业只剩荒草,寒山深处传来鸟鸣。
月光皎洁多寺庙过夜,世道纷乱更显琴声悲凉。
期待在霄汉间有所作为,坚守诗书之道不沉沦。
静待阊阖门开启,云暖之时敞开心扉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,名为《赠侯侍御》。从字里行间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深厚的情谊。

“步逸辞群迹,机真结远心。”开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,以及超脱尘世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。这里,“步逸”指的是不随波逐流,不为外界干扰;“辞群迹”则是离开俗世的纷争,寻找内心的宁静;“机真结远心”则意味着真挚的情谊跨越时空,与朋友结下深厚的情感。

“敦诗扬大雅,映古酌高音。”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崇尚和追求。“敦诗”指的是尊重和珍视诗歌;“扬大雅”则是弘扬高尚的诗风;“映古”意味着借鉴古人的智慧;“酌高音”则是在探寻更为深邃的艺术境界。

接下来的几句,“逃祸栖蜗舍,因醒解豸簪。”描绘了诗人避世隐居的情景。“逃祸”指的是躲避灾难和不幸;“栖蜗舍”则是比喻隐居的生活,蜗者,小虫之名,以其深藏为喻;“因醒解豸簪”则是在警觉中摆脱世俗的羁绊。

“紫兰秋露湿,黄鹤晚天阴。”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。“紫兰”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,但在这里更多地是用来营造出一个朦胧、梦幻的氛围;“秋露湿”则是环境的湿润反映了秋天的凉爽;“黄鹤晚天阴”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景。

“旧业馀荒草,寒山出远林。”这里,“旧业”可能指的是往昔的事业或生活状态;“馀荒草”则是时间流逝后事物的废弃与衰败;“寒山出远林”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、归于自然的意境。

“月明多宿寺,世乱重悲琴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忧伤。“月明”是夜晚明亮的景象;“多宿寺”则是在强调那种长久的寂寞与孤独;“世乱重悲琴”则是在表达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,诗人以琴声抒发自己的忧伤。

最后,“霄汉时应在,诗书道未沈。”这两句是对古代圣贤的追思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。“霄汉”指的是遥远的古代;“时应在”则是在表达那种历史感和时代意识;“诗书道未沉”则是强调诗歌、经典与哲学思想永不过时,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崇高的艺术追求,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和超然。

收录诗词(159)

杨巨源(唐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唐代诗人。后改名巨济。初为张弘靖从事,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,迁虞部员外郎。出为凤翔少尹,复召授国子司业。长庆四年(824),辞官退休,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,食其禄终身。关于生年,据方崧卿《韩集举正》考订。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作于长庆四年(824),序中述及杨有“年满七十”、“去归其乡”语。由此推断,杨当生于755年,卒年不详

  • 字:景山
  • 籍贯:河中(治所今山西永济)
  • 生卒年:789

相关古诗词

大堤曲

二八婵娟大堤女,开垆相对依江渚。

待客登楼向水看,邀郎捲幔临花语。

细雨濛濛湿芰荷,巴东商侣挂帆多。

自传芳酒涴红袖,谁调妍妆回翠娥。

珍簟华灯夕阳后,当垆理瑟矜纤手。

月落星微五鼓声,春风摇荡窗前柳。

岁岁逢迎沙岸间,北人多识绿云鬟。

无端嫁与五陵少,离别烟波伤玉颜。

形式: 古风

太原寒食观仗上严司空

天倚王师静沙漠,年年寒食并州乐。

珠华相压驾重。

形式: 古风

月宫词

宫中月明何所似,如积如流满田地。

迥过前殿曾学眉,回照长门惯催泪。

昭阳昨夜秋风来,绮阁金铺情影开。

藻井浮花共陵乱,玉阶零露相裴回。

稍映明河泛仙驭,满窗犹在更衣处。

管弦回烛无限情,环佩凭栏不能去。

皎皎苍苍千里同,穿烟飘叶九门通。

珠帘欲卷畏成水,瑶席初陈惊似空。

复值君王事欢宴,宫女三千一时见。

飞盖愁看素晕低,称觞愿踏清辉遍。

江上无云夜可怜,冒沙披浪自婵娟。

若共心赏风流夜,那比高高太液前。

形式: 古风

池上竹

一丛婵娟色,四面清冷波。

气润晚烟重,光闲秋露多。

翠筠入疏柳,清影拂圆荷。

岁晏琅玕实,心期有凤过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