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十二偈(其九)

日入酉,光境前头岂长久。

更无佛法可商量,听他衲子交横走。

形式: 偈颂 押[有]韵

鉴赏

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,通过“日入酉”这一时间点,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、世事无常的氛围。诗人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深刻思考与理解。

“光境前头岂长久”,这句话描绘了时光如白驹过隙,转瞬即逝,暗示了人生短暂,佛法真理难以持久停留于表面,需要深入内心去体悟。这里的“光境”可以理解为外在世界的表象,强调了真理并非浮于表面,而是需要深入探索的本质。

“更无佛法可商量”,意味着在诗人看来,佛法并非可以通过言语或讨论来完全理解和掌握的,它更多地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和领悟。这句诗体现了佛教中“心法相应”的思想,强调个人内心的觉醒和实践的重要性。

“听他衲子交横走”,“衲子”指的是僧侣,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僧侣们在修行道路上的奔波与努力。然而,诗人并不认为这是寻求佛法的正确方式,而是以一种反问的语气,暗示真正的佛法追求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觉悟,而非外在形式的忙碌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,探讨了佛法的真谛与人生的本质,鼓励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,追求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层次理解。

收录诗词(598)

释怀深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(一○七七~一一三二),俗姓夏。年十四祝发受戒。公四年,访道方外。徽宗崇宁初,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。政和初,出住仪真资福寺。三年(一一一三),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、真州长芦寺。七年,居建康府蒋山寺。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(《中吴纪闻》卷六)。高宗绍兴二年卒,年五十六。为青原下十三世,长芦崇信禅师法嗣。事见《慈受怀深禅师广录》,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九、《五灯会元》卷六有传

  • 号:慈受
  • 籍贯:寿春六安(今属安徽)

相关古诗词

洞庭十二偈(其十)

黄昏戌,有口何妨长挂壁。

半帘秋色卷西风,一点青灯照茆室。

形式: 偈颂

洞庭十二偈(其十一)

人定亥,住山自有家风在。

老来落得放心眠,人生莫被闲名碍。

形式: 偈颂 押[队]韵

洞庭十二偈(其十二)

夜半子,纸帐松床睡方美。

翻身不觉念劳生,几个不遭心识使。

形式: 偈颂 押[纸]韵

题杭州西湖可堂(其一)

避喧求静到湖山,却被湖山不放闲。

蹈破草鞋游未遍,便甘投老两山间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删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