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鹤发老人携紫竹,往来花下歌春曲。
春去春来花自开,一声杜宇巴山绿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鹤发老人手持紫竹笛,在花丛中穿行,随意吹奏着赞美春天的乐曲。诗中的“往来花下歌春曲”表达了老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颂扬,同时也透露出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。
"春去春来花自开"一句,展示了自然界的轮回与永恒。春天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,花朵依旧绽放,这既是对生命力之强大的赞美,也隐含着老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洞察。
最后一句“一声杜宇巴山绿”,通过杜宇鸟叫的声音,勾勒出大自然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这里的"巴山"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理位置,也可能是对深远山林的一种描绘,而"绿"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浓墨重彩。
整首诗通过老人与花、鸟之间的互动,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境界的感悟和享受,以及对生命之美的深刻领悟。
不详
一身娇韵倚东风,骨腻肌香易粉融。
好向晓光垂露看,杨妃梳洗出唐宫。
夹泥花上燕巢边,翠箔桑空蚕又眠。
天气才晴风候别,坐看盆藕出双钱。
燕子来时春又休,暖风吹绿上枝头。
绣帘不隔荼蘼月,香影无人自入楼。
竹丝篮里白鱼肥,日落江头换酒归。
只恐明朝江雪冻,老妻连夜补蓑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