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清代郑如兰所作的《酬陈瑞陔贡士浚芝书怀索和》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庭院中的景致与氛围,以及与友人交流时的雅趣。
首联“绿章连日乞春阴,为护名花小院深”,开篇即以“绿章”暗喻春意,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绿意盎然的景象,同时点明了诗中所保护的对象——名贵的花朵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小院环境。
颔联“击钵有声皆戛玉,投囊无句不堆金”,通过“击钵”和“投囊”的细节描写,展现了文人雅集时的场景,声音清脆悦耳,如同玉石相击,文思泉涌,佳句频出,仿佛黄金堆积,形象地表现了文人的才华横溢和交流的高雅。
颈联“湖山千里供舒啸,风月双清助朗吟”,进一步扩展了视野,将自然美景融入其中,千里江山供人舒啸,清风明月助人朗吟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。
尾联“坡老肚皮何处合,肯招时辈共谈心”,以苏轼(坡老)自比,表达了自己虽有满腹经纶,却愿意与当时的同辈朋友共同交流,分享思想,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开放心态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小院的美丽景色和文人聚会的雅致氛围,还流露出诗人对自然、友情和文化的深刻感悟,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