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十年虎溪老,却上羌山岑。
今回江西去,与人传法音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告别过去的生活,踏上新的修行之旅的情景。"十年虎溪老,却上羌山岑",生动地展现了这位僧人长时间在虎溪修行后,再次前往更艰难的羌山深处修炼的坚韧精神。"今回江西去,与人传法音",则表达了他此行的目的——前往江西,向世人传播佛法的教义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僧人坚定的信仰和修行的决心,也蕴含了佛法传播的宏愿。通过简练的语言,诗人成功地刻画出了一幅僧人修行之路的生动画面,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宗教的庄严感。
不详
政和元年(1111)病卒,终年六十八岁。《清江三孔集》四十卷中,平仲占21卷
谷虚聊应物,云出本无心。
猿鹤空相怨,旧庵松桧深。
秋来常苦热,今日令方行。
浩浩风吹木,冥冥雨压城。
薄寒如解愠,残序亦关情。
晓镜须惊老,催人白发生。
官身粗应三钱府,吏隐聊开一草庵。
拥砌幽篁如月映,覆檐乔木与天参。
畏人自比藏头雉,老世今同作蛹蚕。
岂独忘言兼闭息,舌津晨漱不胜甘。
清德如彭泽,高名继隐居。
弦歌非我志,泉石爱吾庐。
世事冥心外,门风积庆馀。
鱼轩偕鹤发,归葬引双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