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铁珊所作的《和檗坞四丈杂感诗(其三)》。诗人以海东关为背景,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的画面。首句“海东关白本无名”暗示了此处曾是默默无闻之地,但接下来的“沈石天教拔汉旌”则隐喻着英雄人物的崛起,仿佛是上天安排的壮举,拔起了汉室的旗帜。
“浪语似闻陶李子”借用了陶渊明和李白的典故,可能暗指贤者之言,而“大星更落武昌城”则借陨星象征重要人物的陨落,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关键事件在武昌发生。诗人通过这些意象,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。
“苍黄榆荚飞春雨”描绘了春天的景色,榆树荚随春雨飘落,寓意着时光流转,人事更迭。“赤白花园筑帝京”则描绘了宏伟的都城建设,可能是对盛世景象的想象或对现实的讽刺。
最后,“稽首湘川老渔父,刺船须我踏莎行”以渔父的形象收尾,表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纷扰的超然态度。整首诗寓言性强,富有深意,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