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州诗

小时不识数,两手道十五。

醉来学骑马,堕马亦不苦。

日暮狂歌草泽中,月出东墙那怕虎。

一年两年复两年,短发萧萧鬓可数。

千重饥寒傍泰州,日出日没坐一楼。

风帘不动杏花雨,冒雨冲花问客舟。

舟泊平沙天喜晴,谁家楼上踏歌声。

探囊沽酒不尽醉,醉死溪山鬼亦清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明代诗人吴孺子的《泰州诗》描绘了主人公早年的无知与率性,以及成年后在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豁达。首句“小时不识数,两手道十五”展现了孩童时期的天真无邪,不懂得计算,仅凭双手比划表达数字。接下来,“醉来学骑马,堕马亦不苦”描述了主人公借酒消愁,即使跌倒也不以为意的豪放性格。

“日暮狂歌草泽中,月出东墙那怕虎”表现了他在夜晚的旷野中放声高歌,无所畏惧的勇气。随着岁月流逝,“短发萧萧鬓可数”,生活的艰辛使他头发稀疏,但仍然坚韧地面对。

“千重饥寒傍泰州,日出日没坐一楼”写出了他在泰州的艰难生活,日复一日,困顿却坚守。风雨中,“风帘不动杏花雨,冒雨冲花问客舟”,他不顾风雨,寻找生机,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。

最后两句,“舟泊平沙天喜晴,谁家楼上踏歌声”描绘了宁静的湖面,楼上传来的歌声,以及诗人借酒浇愁后的忘我状态。“探囊沽酒不尽醉,醉死溪山鬼亦清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,即使醉死在山水间,也感到心灵的清澈与宁静。

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,展现了诗人从无忧无虑到历经沧桑的转变,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风貌。

收录诗词(50)

吴孺子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独立

独立沙边路,因伤旅客单。

严风知絮败,落叶识心酸。

肝胆犹年少,头颅莫岁残。

东家有宝剑,欲夺醉中看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寒]韵

晓发

严城角初断,稍稍晓鸦啼。

风急偏催马,天寒不应鸡。

随山欲渡海,失路却寻溪。

乡国遥千里,三年斗柄西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齐]韵

寄王元美

日暮归鸦遍,乡心可奈何。

病随新月长,愁比落花多。

细雨乱阶草,微风起夕波。

西陵有严武,不必泪悬河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歌]韵

宿学公房

僧斋闭秋草,无事应朝眠。

改座番逢客,收书误触弦。

情高云上鸟,心定夜初禅。

不尽江花意,还将处处船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