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中得

沧海渺然去,云霄一羽毛。

乱流出平野,落日响寒涛。

边障风云接,山崖禽鸟号。

谁怜匣中剑,郁怒感萧骚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豪]韵

鉴赏

此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孤寂的景象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思考。首句“沧海渺然去”,以大海的辽阔无垠起笔,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,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心灵的旅程。接着,“云霄一羽毛”一句,运用比喻手法,将自己比作飘荡在云霄之上的羽毛,既表现了自由自在的状态,也隐含了孤独与漂泊之感。

“乱流出平野,落日响寒涛”两句,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与情感的复杂性。乱流象征着变化与不稳定性,平野则给人以开阔之感,两者结合,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。落日与寒涛的对比,则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寒冷、既光明又暗淡的氛围,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。

“边障风云接,山崖禽鸟号”两句,将视角转向边疆与高山,风云变幻与禽鸟哀鸣,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,也寓意着国家的边防与社会的动荡,以及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忧虑。

最后,“谁怜匣中剑,郁怒感萧骚”两句,以剑为喻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慨与不平。剑虽藏于匣中,但其锋利与力量并未消减,而是被压抑与隐藏。这里的“郁怒”不仅指个人的情绪,也暗含对社会不公与黑暗的批判。诗人通过这一形象,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渴望变革的心声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、社会乃至自我内心的深刻洞察与反思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。

收录诗词(1566)

曹家达(清末近现代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望湖亭晚眺

独立感寥廓,那堪又送秋。

寒风送山谷,猎火上城楼。

辽海荒边备,孤亭回暮愁。

谁家江上月,夜夜大刀头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尤]韵

别叶氏书斋

亦知同逆旅,临别转凄然。

落日照寒思,疏灯催夜眠。

湖山离合感,江海泬寥天。

愿托偕行侣,前途更著鞭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先]韵

落叶仿虞许旸谷三首(其一)

弥望疏林玉露伤,华年踪迹费思量。

惊尘胡马来洮水,落日风帆下建康。

素女何必供野火,青山真面破天荒。

故乡亦有登楼感,长忆天涯泪几行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落叶仿虞许旸谷三首(其二)

当年张绪好丰神,每向灵和晤对频。

既冷客心投陌路,望春闺思属车尘。

已看坠地还依树,终是沾泥不化蘋。

岁岁岁寒同此意,有人林下抱天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