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诗由明代诗人费宏所作,名为《送都给事王文哲奉命祭告南海便道归东筦省亲》。费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文哲奉命祭拜南海后归乡省亲的场景,诗中充满了对王文哲此行的赞美与祝福。
首联“百神受职逢新主,万里乘槎到海湄”以神话传说为引子,象征着王文哲此行的重要性和非凡性。百神接受新主的任命,万里乘槎(传说中的渡海工具)到达海边,形象地展现了王文哲远行的壮举和使命的神圣。
颔联“事异碧鸡烦汉使,祠临黄木见唐碑”则通过历史典故,进一步强调了王文哲此行的历史意义。碧鸡(古代传说中的神鸟)烦扰汉使,意味着王文哲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遭遇困难,而祠庙前的唐碑则暗示着王文哲此行不仅代表个人,更承载着连接古今、延续文化传承的重任。
颈联“鳌波翠涌春流外,乌綵红看晓沐时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上景象,翠绿的波涛与春天的流水相映成趣,乌鸦的羽毛在晨光中闪耀,预示着王文哲归途的顺利与吉祥。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也是对王文哲旅途平安的祝愿。
尾联“几度瞻云今最便,谏垣应讶缀班迟”表达了对王文哲此次省亲之行的感慨。几度瞻仰云彩,如今最为便捷,暗示了王文哲在完成重要使命后,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。谏垣(古代官署名,负责谏议的机构)应讶于他归家之迟,实际上是对王文哲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肯定,以及对他归来时家人喜悦之情的想象。
整首诗通过对王文哲此行的描绘,既展现了其使命的崇高与个人的英勇,也蕴含了对国家、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情感,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与祝福。费宏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,成功地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融合在一起,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