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萧画工自写《泛槎图》(其一)

采石矶头破浪时,烟波四壁墨淋漓。

古萧直木今何在,欲指前身问画师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采石矶的壮丽景象与对艺术作品的深刻思考。首句“采石矶头破浪时,烟波四壁墨淋漓”以动态的画面感展现了采石矶的自然景观,破浪的气势与四周弥漫的烟波相互映衬,通过“墨淋漓”三字,不仅渲染了画面的浓重色彩,也暗示了画家运用墨色的丰富变化和力度,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生动地呈现在纸上。

接下来,“古萧直木今何在”一句,由自然景观过渡到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与时间的思考。这里的“萧直木”可能是指画中的树或某种象征,引出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,以及对艺术作品中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的追寻。最后一句“欲指前身问画师”,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理解画作背后故事和创作意图的愿望,希望直接向画师询问,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解读和情感共鸣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,还探讨了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,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传达历史与个人情感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。

收录诗词(1135)

刘绎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题萧画工自写《泛槎图》(其二)

向来妙手重荆关,万里能收咫尺间。

记得蓬莱高阁望,五云多处即三山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删]韵

题萧画工自写《泛槎图》(其三)

支机何处问张骞,品石犹堪拜洞天。

笑我槎回风浪息,山中无复梦游仙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先]韵

题画(其一)

千山猎猎朔风寒,带剑披裘上锦鞍。

闻道玉门春不到,壮心直欲剪楼兰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寒]韵

题画(其二)

雄才顾盼自生姿,正是清平暇豫时。

笑煞灞桥驴背客,斜冠败絮独吟诗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