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明代邱云霄的诗《施龙会讲学蓝原约登武夷不果余复有南行道中寄此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施龙未能如约登武夷山的遗憾,以及在路途中对友情和学术交流的怀念。首联“龙会经年别,鱼书望日迟”表达了两人长时间分离,期待着鱼雁传书的急切心情。颔联“月虚徐稚榻,风煖马融帷”以典故借喻,将施龙比作东汉名士徐稚或马融,暗示其学问深厚,即使不在眼前,也如同清风暖阳般令人感到温暖。
颈联“紫气怜谁识,青山秖自宜”进一步抒发对施龙的敬仰,暗指他犹如紫气东来的贤人,而青山的美景也恰好映衬出他的品格。尾联“幔亭金鼎在,空负玉筇期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一同登临幔亭(武夷山胜景)的惋惜,以及对自己未能践约的自责,结尾的“空负玉筇期”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之情。
整首诗情感真挚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,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术交流的向往,以及对错过相聚机会的深深遗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