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培塿视崔巍,眼高如许哉。
举头天在上,四面景皆来。
渐老成多病,看山又一回。
尽供诗世界,霁色为君开。
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《陪山泉登芝山和文正公旧韵》。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高山的敬畏,"培塿视崔巍"形象地比喻自己看待高山的渺小,暗示了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对比。"眼高如许哉"则以反问的方式,表达了对自身眼界有限的自省。
接下来的诗句"举头天在上,四面景皆来"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,诗人抬头望去,天空仿佛触手可及,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,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心境。
"渐老成多病,看山又一回"流露出岁月催人老去的感慨,诗人因年事渐长而体弱多病,但仍然不改对山水的热爱,再次登临山峰,享受大自然的滋养。
最后两句"尽供诗世界,霁色为君开",诗人将眼前的美景视为灵感的源泉,认为它们都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,而雨后初晴的霁色更是为诗人的心境增添了诗意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登山的体验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情,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。
不详
明皎皎,暗昏昏。未曾举首,烁破面门。
若更停机停思,苦哉弥勒世尊。
如屿兮媚川,如山兮倚天。
大哉圆通之道,民无得而名焉。
淡墨磨虚空,秃笔蘸沧海。
点污天台山,是他这一对。
凿开浑沌窍,豁见天地根。
举瓢酌桂浆,引足蹈昆崙。
湛然一精明,身外无乾坤。
我欲从之游,云深入无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