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武公望雪梅五首(其三)

刺火艺兰能九畹,白衣访菊亦东篱。

君诗唤起西湖老,好处何惭幼妇碑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

翻译

刺火点燃兰花,种植面积广达九畹,
身着白衣的人寻找菊花,也在东边的篱笆旁。

注释

刺火:比喻辛勤耕耘或热烈的情感。
艺兰:种植兰花。
九畹:形容土地广大,古时一畹为三十亩。
白衣:借指文人雅士。
访菊:寻觅菊花,象征隐逸生活。
东篱:源自陶渊明《饮酒》中的‘采菊东篱下’,代表田园生活。
西湖老:可能指有才华的老诗人或者西湖边上的老朋友。
好处:美好的地方或成就。
何惭:哪里会感到惭愧。
幼妇碑:典故,指东汉末年蔡邕的女儿蔡琰(字文姬)的碑文,以其才情著称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《和武公望雪梅五首(其三)》中的第四句。廖行之以"刺火艺兰能九畹"描绘了一位技艺高超的人精心种植兰花的情景,"白衣访菊亦东篱"则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,暗示了诗人或友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"君诗唤起西湖老"表达了对朋友诗歌的赞美,认为其意境深远,足以唤起人们对西湖美景的记忆。最后一句"好处何惭幼妇碑","幼妇碑"出自杜甫的《春望》,诗人借此表达朋友的诗才不逊于杜甫,即使与杜甫的名作相比也毫不逊色,流露出对友人诗艺的极高评价。整体来看,这首诗赞扬了友人的诗才,并通过对比和引用,展现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。

收录诗词(451)

廖行之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孝宗淳熙十一年(1184)进士,调岳州巴陵尉。未数月,以母老归养。告满,改授潭州宁乡主簿,未赴而卒,时淳熙十六年。品行端正,留心经济之学。遗著由其子谦编为《省斋文集》十卷,已佚

  • 字:天民
  • 号:省斋
  • 籍贯:南宋衡州(今湖南省衡阳市)
  • 生卒年:1137~1189

相关古诗词

和武公望雪梅五首(其二)

自是阳和生处有,不同凡卉竞时开。

居然茹雪犹全节,底为藏冰但却灾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灰]韵

和武公望雪梅五首(其一)

雪里最怜梅破萼,花时那负岁寒心。

不因王子聊乘兴,争得林逋为赏音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侵]韵

和武公望催梅三首(其三)

丝丝弱柳犹迎岁,点点飞霙亦饯年。

可是清高厌纷竞,百花那许著鞭先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先]韵

和武公望催梅三首(其二)

准拟花前玉斝飞,那知辜负隔年期。

枝头未报春来信,閒却西湖处士诗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支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