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描绘了毗山的壮丽景色和隐居的禅者生活,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。
诗人首先赞叹毗山的高峻,群山环绕,仿佛在向云层致敬。接着提到,自古以来,这里就有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篇章。诗人亲自探访,步入山门,发现松树与竹子各具特色,古老的台殿依然屹立不倒,令人赞叹不已。山中有一名老僧,常醉眠于山中,日高方起,待诗人来访,以清泉招待,泉水清澈甘甜,洗净了诗人的尘世之心。老僧展示给诗人的新诗,字字珠玑,脱去凡俗,充满禅意,让诗人感到无比喜悦。山中还藏有丰富的书籍和画卷,光芒照耀在澄心纸上,显示着智慧的光辉。老僧不仅擅长作诗、饮酒,还能参禅,这种才华横溢的生活方式,在当今社会实属罕见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想要在此山中定居的愿望,并嘱咐随行的仆人准备好行李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毗山的自然美景和禅者的超然生活,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、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