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节登临城隍山所见的景象,以历史的沧桑和自然景色为背景,展现了国家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融。首句"王业偏安委逝波"暗指王朝衰落,政权仅存江南,如同江河东流,不可逆转。"东南半壁此经过"强调了诗人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的痕迹。
"江湖越绝成中国"表达了江南地区在历经战乱后依然保持着生机,成为新的政治文化中心。"士女清明类上河"则通过清明时节的人潮如织,比喻社会的繁华热闹,犹如古代京城的景象。
"回合青苍沙鸟外,销沈金碧夕阳多"描绘了天空的开阔和夕阳的辉煌,色彩对比鲜明,富有画面感。"销沈金碧"形容夕阳余晖照耀下的金色和碧色交织,显得壮丽而沉寂。
最后两句"不关兴废伤春目,数点闽山隔翠螺",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升华,表明他并不因王朝兴衰而感伤,而是将目光投向远方的闽山,那几点绿色的山峰似乎在安慰他的心灵,展现出一种超脱和淡然的态度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,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,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个人心境的抒发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