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明代诗人张正蒙的《东郊》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。首句“东郊栖息久”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在郊外隐居的生活状态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“老至谢逢迎”,他不再热衷于世俗的应酬,更愿意过着简单的生活。
“秋雾沉山白,寒流拍岸清”两句,通过秋日的薄雾笼罩山峦,以及寒冷水流拍打岸边的清澈声音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意境,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之美。
“葛巾还自正,茅屋不须营”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,他选择朴素的葛巾和简陋的茅屋,认为这样就足够了,无需过多的物质追求。
最后两句“小摘畦边菜,常留共友生”则透露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,他们共享田园之乐,即使是一些简单的蔬菜,也能成为共享的佳肴,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知足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以写景抒怀,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、亲近自然、珍视友情的生活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