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今宵星汉共晶光,应笑罗敷嫁侍郎。
斗柄易倾离恨促,河流不尽后期长。
静闻天籁疑鸣佩,醉折荷花想艳妆。
谁见宣猷堂上宴,一篇清韵振金铛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七夕佳节之下的美好场景。开篇“今宵星汉共晶光”即设定了一个明亮、清澈的夜空,星辰与银河一同闪烁着晶莹光芒,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浪漫的氛围。“应笑罗敷嫁侍郎”则是对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之情的描绘,通过“笑”字表达了喜悦与美满的情感。
接下来的“斗柄易倾离恨促”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。这里的“斗柄”指的是北斗星座,用来计时,暗示着夜已深,时间不多。而“河流不尽后期长”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祝愿。
“静闻天籁疑鸣佩”一句通过耳边传来的天籁之声,营造出一种超自然而又神秘的感觉。这里的“鸣佩”可能暗指着某种乐器的声音,或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美好声音。“醉折荷花想艳妆”则是在这样的氛围中,对美好的场景进行了想象,通过折取荷花来比喻对爱情的追求和享受。
最后,“谁见宣猷堂上宴,一篇清韵振金铛”展示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面。这里的“宣猷堂”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,或者是指某种高贵的宴会地点。“一篇清韵振金铛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宴会中所吟咏之诗词的赞美,这些诗词如同金属般铮铮有声,充满了清新的韵味。
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对七夕节气的描写和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回响,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、美好时光以及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。
不详
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,世称徐骑省。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。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《说文解字》。工于书,好李斯小篆。与弟徐锴有文名,江东谓之“韩徐”
石渠东观两优贤,明主知臣岂偶然。
鸳鹭分行皆接武,金兰同好共忘年。
怀恩未遂林泉约,窃位空惭组绶悬。
多少深情知不尽,好音相慰强成篇。
平山堂畔白云平,文藻偏能系客情。
不似迷楼罗绮尽,祇今惟有暮鸦声。
空怀迁客擅才华,不见雕阑共绛纱。
却忆故山风雪里,摧残手植老梅花。
二分明月好,深夜自光辉。
玉兔臼常满,金猊香渐微。
车放寒荐酒,橘柚晚侵衣。
遥念青溪口,凭阑盼我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