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对酒聊同楚人醉,哦诗惟听越吟声。
洞庭北岸孤城下,落月西风听晓莺。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《立秋二首(其二)》。从鉴赏角度来看,首句“对酒聊同楚人醉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畅饮共度时光的情景,“楚人”此处指的是南方地区的人,以热爱饮酒而闻名。这句话通过设定一个轻松愉悦的场景,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。
第二句“哦诗惟听越吟声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深层情感,他更倾向于聆听远方传来的越歌之声,这里“越吟”的“吟”字蕴含了悠扬、哀婉之意,表明诗人对远方文化的向往和怀念。
第三句“洞庭北岸孤城下”画面感极强,通过描绘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——洞庭湖北岸的孤独城堡,营造出一种空旷、寂寞的氛围。“孤城”两字更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人间的冷清。
最后一句“落月西风听晓莺”,则是诗人在这个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,月亮随着夜晚的流逝逐渐下沉,而西风轻拂过水面,带来了一种清凉和安宁。这里的“晓莺”指的是早晨湖上的水鸟鸣叫声,诗人通过听觉去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。
整首诗通过对酒、听歌、观景、聆音等细节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、历史沧桑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,也反映出宋代文人淡泊名利、寄情山水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。
不详
北宋时期大臣、文学家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。列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
西风袅袅木飕飕,身在江湖北岸州。
自古楚人词最好,为君重赋竟陵秋。
浮云冉冉送春华,怯见春寒日欲斜。
一夜雨声能几许,晓来落尽一城花。
高楼春昼独惊心,白日閒云亦自阴。
风雨催花花已尽,满城新绿乱鸣禽。
嫩紫妖红惜不得,乱随风雨点蓬蒿。
荒田野草花开晚,主管春光输尔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