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元人名绘集锦卷(其三)倪瓒安处斋图即用其韵

是谁肥遁隐君家,家对湖山引兴赊。

名取仲舒真可法,图成懒瓒亦云嘉。

高眠不入客星梦,消渴常分谷雨茶。

致我閒情频展玩,围炉听雪剪灯花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麻]韵

鉴赏

此诗以“题元人名绘集锦卷(其三)倪瓒安处斋图即用其韵”为背景,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。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宁静画卷。

首句“是谁肥遁隐君家”,开篇便以疑问引入,仿佛在探寻一位隐居者的身份,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。接着“家对湖山引兴赊”,点明了隐居之所的环境——面对着湖光山色,自然美景激发了主人的无限兴致与灵感。这样的描写,既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,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。

“名取仲舒真可法,图成懒瓒亦云嘉”两句,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品格与志趣。这里引用了董仲舒的典故,意在赞扬隐士以儒家经典为法度,追求精神上的高洁与自由。同时,“图成懒瓒亦云嘉”则通过引用懒瓒(古代隐士)的故事,表达了对隐士悠闲自得、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的赞赏。

“高眠不入客星梦,消渴常分谷雨茶”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两个场景:一是夜晚静卧,远离尘世的纷扰,享受内心的宁静;二是品茗解渴,以谷雨时节的新茶为伴,品味生活的甘甜与清新。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雅致,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与向往。

最后,“致我闲情频展玩,围炉听雪剪灯花”则将情感推向高潮。诗人通过“闲情”二字,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与追求。围炉取暖,听雪声,剪灯花,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。

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,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,对闲适生活的向往,更蕴含了对传统儒家文化中隐逸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共鸣。通过弘历的笔触,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,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不懈追求。

收录诗词(16536)

弘历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题元人名绘集锦卷(其四)吴镇中山图

与可竹掩画,仲圭画掩竹。

倩谁下转语,竹画岂二物。

醉墨写中山,淋漓逼眉目。

庋藏戒中涓,恒恐自沾溽。

形式: 古风

题元人名绘集锦卷(其五)马琬春山清霁

文璧山水得神韵,每逢佳处率图之。

春山清霁名自署,为抚为淮非所知。

两峰南北如宾主,晴川一带天无涯。

山房或有高士隐,烟村灯火随民宜。

一日之乐未可少,三日于耜惟其时。

从来绘事贵取义,是图可补周人诗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支]韵

题元人名绘集锦卷(其六)赵丹林陆羽烹茶图

古弁先生茅屋间,课僮煮茗霅云閒。

前溪不教浮烟艇,衡泌栖迟绝往还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删]韵

题元人名绘集锦卷(其七)林子奂竹崎图

坐石谈仙诀,仙风拂绿须。

海天无尽意,师法自方壶。

形式: 五言绝句 押[虞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