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王给事使满刺加

圣主重遐荒,天书命夕郎。

楼船浮瀚海,冠服被蛮方。

岛屿三韩近,风云八表长。

兹游未可倦,重译又来王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阳]韵

鉴赏

此诗《送王给事使满刺加》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,描绘了明朝派遣使者出使遥远国家的宏大场景与深远意义。

首句“圣主重遐荒,天书命夕郎”,开篇即点明了君主对远方边疆的重视,派遣使者以天子之命出使,体现了朝廷对外交事务的郑重态度。其中,“圣主”代表了君王的崇高地位,“遐荒”则指极远之地,“天书”象征着帝王的旨意,“夕郎”则是对使者尊称,整个句子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氛围。

接着,“楼船浮瀚海,冠服被蛮方”,描述了使者乘坐豪华战舰穿越浩瀚大海的情景,以及他们身着华贵服饰,代表着明朝的礼仪与文化,抵达遥远的蛮荒之地。这里运用了“楼船”、“瀚海”、“冠服”、“蛮方”等词汇,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使者出使的壮丽景象和所到之处的文化交流。

“岛屿三韩近,风云八表长”,进一步扩展了地理空间的想象,暗示使者所到达的地方不仅限于一国一地,而是覆盖了更广阔的区域。同时,“三韩”可能指的是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,此处借指周边国家;“八表”则泛指天下四方,形容范围之广。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,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历史感。

最后,“兹游未可倦,重译又来王”,表达了对使者旅途劳顿但精神不倦的赞美,以及对后续外交活动的期待。这句话既是对使者个人品质的肯定,也预示了明朝外交政策的持续性和深远影响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明朝对外交往的宏伟气魄和深厚文化底蕴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外交事业的深切关怀和高度评价。

收录诗词(1151)

张宁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一作芳洲,明朝中期大臣。景泰五年进士,授礼科给事中。丰采甚著,与岳正齐名,英宗尝称为“我”云。成化中出知汀州,先教后刑,境内利病悉罢行之。后为大臣所忌,弃官归,公卿交荐,不起。能诗画、善书法,著有《方洲集》等

  • 号:方洲
  • 籍贯:浙江海盐
  • 生卒年:1426—1496

相关古诗词

送人冠带还吴中

自领公车召,十年今始归。

忽惊文采别,未觉鬓毛非。

落日迷乌鸟,春风动锦衣。

慈亲正强健,此乐愿无违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微]韵

送常州王经府

三年劳赞府,千里觐长安。

政为传家熟,清因近俗难。

烟云江浦别,风雨郡斋寒。

却爱难兄弟,声华总未阑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寒]韵

思亲

记得高堂别,俄惊信息稀。

梦随青草极,目断白云飞。

晚色应催鬓,新愁欲满衣。

庭闱有难弟,非是莫忘归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微]韵

题赤壁图二首(其一)

孤棹临江发,中流晚色开。

相看今夜月,曾照几人来。

世事更棋局,浮生落酒杯。

扣舷清兴发,况是洞箫催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灰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