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王幼学上殿劄子

才到朝廷被论归,孤忠幸有九重知。

神医能识未苏病,国手难翻已败棋。

四海争传治安策,诸公如在太平时。

老夫怀抱缘何事,未到秋来早自悲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翻译

刚刚到朝廷就被议论归去,我这孤忠幸好被皇上深知。
像神医能辨识还未康复的疾病,但国家高手也难以挽回已经失败的局面。
各地都在争相传播治理国家的策略,如果各位官员生活在太平盛世。
我这老朽心中忧虑何事?还没到秋天,我就已独自悲伤。

注释

朝廷:指皇帝所在的中央政府。
孤忠:忠诚而孤立无援。
九重:古代称天子之居为九重,代指皇宫深处。
神医:医术高超的医生。
国手:顶尖的高手,这里指治国的能臣。
败棋:比喻无法挽回的失败局面。
治安策:治理国家的政策或方案。
太平时:社会安定、没有战乱的时期。
怀抱:心中的忧虑或抱负。
秋来:秋天的到来,常引申为岁月流逝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《读王幼学上殿劄子》。诗中表达了对王幼学忠诚被朝廷认可的赞赏,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国家局势的忧虑。首句“才到朝廷被论归”描绘了王幼学刚到朝廷就被迫离开的境况,暗示了他的忠诚并未得到应有的留任;“孤忠幸有九重知”则肯定了他的一片忠心得到了高层的理解。

接下来的两句“神医能识未苏病,国手难翻已败棋”,运用比喻手法,将王幼学比作能识别病情的神医和难以挽回败局的国手,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现状的洞察力和无力回天的感慨。诗人感叹即使有像王幼学这样的贤才,也无法改变国家的困境。

“四海争传治安策,诸公如在太平时”进一步表达了对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,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。最后一句“老夫怀抱缘何事,未到秋来早自悲”,诗人以自身为视角,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悲观情绪,提前感到了秋天般的凄凉。

整首诗通过赞美王幼学的同时,也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,展现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。

收录诗词(989)

戴复古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常居南塘石屏山,故自号石屏、石屏樵隐,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。曾从陆游学诗,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,兼具江西诗派风格。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,反映人民疾苦,具有现实意义。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,以诗体写成《论诗十绝》。一生不仕,浪游江湖,后归家隐居,卒年八十余。著有《石屏诗集》、《石屏词》、《石屏新语》

  • 字:式之
  • 籍贯:天台黄岩(今属浙江台州)
  • 生卒年:1167年-约1248年

相关古诗词

读严粲诗风撼潇湘覆江空雪月明以其一联隐括为对

笔端有神助,句法自天成。

风撼潇湘覆,江空雪月明。

苦吟非草草,妙趣若平平。

李杜诗坛上,为君题姓名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庚]韵

读改元诏口号(其三)

国以人为重,人惟德可招。

九重方厉政,诸老尽归朝。

盛事追三代,清风动百僚。

切闻天上语,欢喜到渔樵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萧]韵

读改元诏口号(其二)

喜见新除目,焚香洗眼看。

老儒居翰苑,正士作台官。

有道为时用,非才处位难。

寄声崔与李,催促到长安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寒]韵

读改元诏口号(其一)

伏读改元诏,仍观拜相麻。

竞传新政事,方见好官家。

雪作丰年瑞,梅开近腊花。

路逢江上客,立马问京华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麻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