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台阳为官十年后的形象与心境,以及对当地自然景观的感慨。首句“十年作郡白盈头”,点明了官员在台阳为官十年,岁月流逝,两鬓已斑白。接着“雪爱炎方为淹留”一句,以雪喻人,表达了对炎方(指炎热的地方)的深情眷恋,暗示了官员对台阳的不舍之情。
“遥对玉山成二老,消归银海作清流”两句,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,将远处的高山比作两位老人,而“银海”则象征着清澈的水流,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,同时也寓含了时光流转、万物更迭之意。
“众峰远列看雌伏,鸣瀑齐声报晓筹”进一步展现了台阳的自然风光,群山静默,瀑布喧哗,一动一静之间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。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,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。
最后,“应是碧鸡曾羽化,樊龙犹得傍瀛洲”两句,借神话传说中的“碧鸡”和“樊龙”来表达对台阳独特魅力的赞美,同时“傍瀛洲”更是寓意着台阳如同仙境一般,令人向往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台阳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,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敬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