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咏怀诗二十七首(其一)

步兵未饮酒,中散未弹琴。

索索无真气,昏昏有俗心。

涸鲋常思水,惊飞每失林。

风云能变色,松竹且悲吟。

由来不得意,何必往长岑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侵]韵

鉴赏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庾信的《拟咏怀诗二十七首》中的第一首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满。

"步兵未饮酒,中散未弹琴"两句,开篇便设立了一种氛围,表达一种期待落空的情境。"步兵"与"中散"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准备或等待,而"未饮酒"和"未弹琴"则暗示了这种期待的未能实现。

接着的"索索无真气,昏昏有俗心"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。"索索"形容一种寻觅不见的心境,而"无真气"与"有俗心"则指向了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世俗的迷茫。

下两句"涸鲋常思水,惊飞每失林"通过对鱼儿思念水域、鸟儿惊吓而失去林木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本真状态的向往。这里的"涸鲋"和"惊飞"都是一种生灵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渴望。

"风云能变色,松竹且悲吟"则是对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的一种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。"风云能变色"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变化多端,而"松竹且悲吟"则象征着诗人的哀愁。

最后两句"由来不得意,何必往长岑"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总结和释怀。"由来不得意"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失望,而"何必往长岑"则是一种超脱世俗、寻求心灵寄托的表达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自由本真的向往,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现实不满和超脱世俗的心态。

收录诗词(323)

庾信(南北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小字兰成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他以聪颖的资质,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,又来到北方,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,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,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

  • 籍贯:北周时期
  • 生卒年:513—581

相关古诗词

拟咏怀诗二十七首(其二)

赭衣居傅岩,垂纶在渭川。

乘舟能上月,飞幰欲扪天。

谁知志不就,空有直如弦。

洛阳苏季子,连衡遂不连。

既无六国印,翻思二顷田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先]韵

拟咏怀诗二十七首(其三)

俎豆非所习,帷幄复无谋。

不言班定远,应为万里侯。

燕客思辽水,秦人望陇头。

倡家遭强娉,质子值仍留。

自怜才智尽,空伤年鬓秋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尤]韵

拟咏怀诗二十七首(其五)

惟忠且惟孝,为子复为臣。

一朝人事尽,身名不足亲。

吴起常辞魏,韩非遂入秦。

壮情已消歇,雄图不复申。

移住华阴下,终为关外人。

形式: 古风 押[真]韵

拟咏怀诗二十七首(其八)

白马向清波,乘冰始渡河。

置兵须近水,移营喜灶多。

长坂初垂翼,鸿沟遂倒戈。

的颅于此去,虞兮奈若何。

空营卫青冢,徒听田横歌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