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挽歌五首(其二)

形坏影亦灭,有神竟何依。

漠漠空木中,岂知经四时。

以此为长年,谁人不同归。

儿孙汝勿泣,朋旧汝勿悲。

岁月易经过,冥默终相期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《拟挽歌五首》中的第二首,以哀悼之辞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死亡的接纳。诗中描绘了生命消逝后,形体与影子一同消失,只剩下无形的灵魂无所依附。在空旷的树林中,时间悄然流逝,四季更迭,却不知晓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,认为无论寿命长短,最终都将走向相同的归宿。

“形坏影亦灭,有神竟何依。”这两句描绘了生命结束后的景象,形体与影子一同消失,灵魂似乎也无处安放,引人深思生命的意义与归宿。

“漠漠空木中,岂知经四时。”在空旷的树林中,时间仿佛失去了踪迹,四季更替,生命在这里静静地流淌,却无人知晓。

“以此为长年,谁人不同归。”诗人以这短暂的一生作为生命的长度,指出无论是谁,最终都将走向相同的归宿,表达了对生命平等性的思考。

“儿孙汝勿泣,朋旧汝勿悲。”面对亲人的离世,诗人劝慰后人不要哭泣,不要悲伤,体现了对生死的豁达态度。

“岁月易经过,冥默终相期。”时光匆匆,终将相遇于冥界,表达了对生命循环与死后世界的想象。

整首诗通过哀悼的语调,探讨了生命、时间、死亡等哲学命题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接受态度。

收录诗词(1432)

郭祥正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一作功甫,、醉引居士、净空居士、漳南浪士等。当涂(今属安徽)人。皇祐五年进士,历官秘书阁校理、太子中舍、汀州通判、朝请大夫等,虽仕于朝,不营一金,所到之处,多有政声。一生写诗1400余首,著有《青山集》30卷。他的诗风纵横奔放,酷似李白

  • 字:功父
  • 籍贯:自号谢公山
  • 生卒年:1035~1113

相关古诗词

拟挽歌五首(其三)

生前势有殊,死去分始齐。

且将耳目静,安用亲旧啼。

鸿雁任南北,日月随东西。

陵谷亦已变,道化复何为。

形式: 古风

拟挽歌五首(其四)

于生动以扰,既死静且潜。

黄土假面目,青草为须髯。

荣华春风吹,憔悴秋霜沾。

回嗟在世人,不识此理兼。

形式: 古风 押[盐]韵

拟挽歌五首(其五)

枯骨蝼蚁馀,空棺蔓草缠。

欲诉既无路,欲窥不见天。

休休可奈何,达道乃自然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先]韵

四皓

彼美四贤老,高风万古寒。

去逃秦鼎镬,归识汉衣冠。

翼翼羽翰就,堂堂宗社安。

商山弊庐在,还入白云端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寒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