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趋出范围表,方之大者乎。
理同然不异,隅至此俱无。
圣岂东西判,游何内外拘。
鹄边天浩浩,蜗角国区区。
广可包三极,微宁泣一夫。
晚知庄老诞,终向孔门趋。
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,名为《学进士作大方无隅二首》(其一)。这是诗人在探讨宇宙与生命的哲理时,对道德修养和个人境界的深刻表达。
从诗的内容来看,开篇“趋出范围表,方之大者乎”已经透露出诗人的宏大视野,他试图超越常规,以更宽广的胸怀去理解世间万物。紧接着,“理同然不异,隅至此俱无”则进一步强调了万物共通、没有边际的哲学思想。
“圣岂东西判,游何内外拘”表达了诗人对圣贤之道的追求,以及对于内外界限的质疑。这里的“圣”指的是崇高的智慧和境界,而非特定的人物。
接下来的“鹄边天浩浩,蜗角国区区”则是用形象生动的比喻,描绘了宇宙之广阔与国家之狭小,表达了诗人对于空间大小的感慨,以及对个体在宏大宇宙中的渺小感受。
“广可包三极,微宁泣一夫”则是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胸怀,他既能包容天地万物,又不吝啬于对一个平凡之人的关怀。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于普世爱和个人价值的重视。
最后,“晚知庄老诞,终向孔门趋”则是诗人自述,对于道家哲学(庄子)与儒家思想(孔子)的追求。这里的“晚知”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,而“终向孔门趋”则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。
整首诗通过对宇宙、生命、道德等主题的深入探讨,展现了诗人宏大的思想境界和深邃的哲学智慧。
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
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
身如齐客脱秦关,回首危途毒虺蟠。
宿昔立螭曾柱下,即今叱犊且田间。
迂疏素不工栀貌,老丑安能竞蕣颜。
自笑此翁犹矍铄,与云俱出鸟俱还。
花深藓合似禅关,千岁榕根入水蟠。
方土何须求海上,地仙元不离人间。
忘言已悟铜铭背,却老非干玉鍊颜。
客至未应愁酒尽,少需便了巷沽还。
病久溪堂镇日关,潭空不复著蛟蟠。
断无喝道来松下,时有挐音到苇间。
上宰相书浑绝笔,闻皇子报一开颜。
出门应被盟鸥笑,谁遣高飞带箭还。
脱身朝市恶机关,弓饵安能到伏蟠。
把似去梯置楼上,何如抱瓮灌畦间。
有黄粱枕休圆梦,无紫金丹可驻颜。
直入深山更深处,时人莫叫孔宾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