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君阳山下足春风,满谷仙桃照水红。
何必武陵源上去,涧边好过落花中。
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谷景象,通过对阳羡山下春风和满谷仙桃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"君阳山下足春风" 一句,以"君阳山"为背景,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场景。"足春风"则传递出一种无处不在、洋溢的春意,给人以温暖和舒畅之感。
"满谷仙桃照水红" 这一句,更是将春天的美丽推向了高潮。"满谷"指的是谷中盛开的花朵,而特指"仙桃"则增加了一丝神秘与独特,"照水红"则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清澈溪流边倒映的鲜艳桃花,色彩斑斓,如同天上的仙境。
接下来的两句"何必武陵源上去,涧边好过落花中" 则是在提出一个问题,同时给出了诗人的答案。"何必"表达了一种不需要的态度,而后文"涧边好过落花中"则是对这种态度的解答。这里的"武陵源"可能指的是远离此地的一处美丽之所,但诗人认为,既然身处阳羡山下,就无需去那么远的地方寻找美景,因为眼前就有如此美好的风光可供享受。
总体而言,此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视。同时,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旅行、探险与观赏自然之美的一种平和态度,即在欣赏自然之时,无需远行,身边的风景往往就能带来满足感。
不详
芳草霏霏遍地齐,桃花脉脉自成溪。
也知百舌多言语,任向春风尽意啼。
山岭依稀偃月形,数层倚石叠空青。
几回雪夜寒光积,直似金光照户庭。
冻蕊凝香色艳新,小山深坞伴幽人。
知君有意凌寒色,羞共千花一样春。
野人心地本无机,为爱茅檐倚翠微。
尽日尊前谁是客,秋山含水有清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