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天色镕成水,蟾光鍊出银。
碧香三酌半,玉笛一声新。
小婉还清壮,多欢忽苦辛。
何人传此曲,此曲怨何人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听笛的境界,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享受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。
“天色镕成水,蟾光鍊出银。” 这两句诗设置了一个清澈明净的夜晚场景。月亮像融化的水一般洒落在大地上,而蟾宫折射出的月光则如同锻炼出来的纯银,既描绘了月色之美,也衬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。
“碧香三酌半,玉笛一声新。” 这里通过对酒和音乐的描写,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。诗人似乎在品味着美酒(三酌半),而那玉制的笛子吹出的旋律,是那么清新脱俗,让人感到耳目一新。
“小婉还清壮,多欢忽苦辛。” 这两句可能是对一个女子或某种情感状态的描写。小婉可能指的是一个美好的时光或心境,而“清壮”则可能暗示着这种状态的脆弱和短暂。紧接着,“多欢忽苦辛”则表达了从快乐到痛苦、辛酸的复杂情感转换。
“何人传此曲, 此曲怨何人。” 最后两句诗充满了哲思和感慨。诗人似乎在追问这美妙的音乐是由谁传承下来的,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命运或生活的无奈之情——是谁带给了我这种忧伤的情绪?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流露,展现了诗人在月夜中对美好事物的享受,以及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体验。
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日落片时许,星才数点明。
须臾玉棋子,遍满碧瑶枰。
向晚垂垂雨,通宵得得晴。
秋蛩伴侬语,苦底是谁声。
秋日非无热,秋宵至竟清。
老夫连数夕,露坐到三更。
风急星明灭,云行月送迎。
追驩追不得,驩却偶然成。
新年乘兴看春风,来过垂虹东复东。
谁有工夫寒夜底,独寻水月五湖中。
今宵顿觉乾坤大,下笔惟愁造化穷。
太白青山谢公海,可怜一笑偶然同。
过湖未得匹如闲,何幸湖心泊画船。
宇宙中间都是月,波涛外面更无天。
谁知造物将奇观,不与伧人付谪仙。
管领渠侬无一物,镂冰剪雪作新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