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拒霜红蓼丛,两岸递迎逢。
风雨日易夜,江湖秋似冬。
纵观心浩荡,无事梦从容。
不问程途远,诗情节节浓。
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六里桥周边的景色,以拒霜红蓼丛作为鲜明的意象,展现出深秋时节的萧瑟与艳丽。两岸的拒霜植物仿佛在迎接旅人,随着风雨更替,白天黑夜的交替,使得江河湖泊的秋意更加浓厚,如同寒冬降临。诗人身处其中,心境开阔,无拘无束,梦境悠然自得。他不关心旅程的遥远,因为诗歌的情感在每一步中都愈发浓厚。整体上,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,寓情于景,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和对诗意生活的深深热爱。
不详
(一二一四~一二九七),一字子微,晚年号嵩溪遗耄,寄籍奉化。理宗宝祐四年(一二五六)进士,调监饶州商税。景定元年(一二六○),为白鹭书院山长,知安福县
修茂堂中九日杯,今年无复寿兄来。
把萸空感同看会,插菊难教一笑开。
不使犬鸡当厄去,却闻鸿雁送声哀。
浮生忽忽何须感,荒草牛山戏马台。
枯淡生涯寄草莱,短供不给甑尘埃。
吾徒例有绝粮事,世俗何从索米来。
邂逅指囷如鲁肃,分明流饭自天台。
不将乞字书为帖,拙语聊干一笑开。
便道得幽寻,清风引入深。
庵依山石脚,僧说老岩心。
到处鬼无墓,此山松独林。
人生竟何事,搔首立青阴。
梅窗生得宁馨儿,乳腹方离气已奇。
傅就外居来岁事,学从小入去年时。
擅三元美家谁继,有二郎贤父自知。
可是耄夫虚赞祝,向来功业是人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