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笛

花发吴淞江上村,隔花吹笛正黄昏。

风尘远道归何日,灯火高楼合断魂。

夜静几家无别泪,雨声终日过闲门。

天边杨柳今无数,短叶长条非故园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元]韵

鉴赏

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《闻笛》,描绘了吴淞江边傍晚时分的景象。首句“花发吴淞江上村”,以花开之景渲染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生机,为笛声的响起营造了背景。次句“隔花吹笛正黄昏”,通过“隔花”和“黄昏”两个意象,展现出笛声在花丛中回荡,时间恰好是日暮时分,给人以淡淡的哀愁。

第三句“风尘远道归何日”,诗人借“风尘”象征旅途的艰辛和离家的遥远,表达对归期未卜的无奈与思念。第四句“灯火高楼合断魂”,通过灯火阑珊的高楼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。

接下来,“夜静几家无别泪”,暗示在寂静的夜晚,只有笛声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绪,而并非每家都有泪水,更显凄凉。最后一句“雨声终日过闲门”,雨声与闲门相映,增添了环境的冷清,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无尽的落寞。

全诗以笛声为线索,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身处他乡,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。袁凯的这首《闻笛》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收录诗词(283)

袁凯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生卒年不详,明初诗人,以《白燕》一诗负盛名,人称袁白燕。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,伪装疯癫,以病免职回家,终“以寿终”。著有《海叟集》4卷

  • 字:景文
  • 号:海叟
  • 籍贯: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
  • 生卒年:1370

相关古诗词

沪渎龙王庙晚眺

沪渎高城今已残,独余木叶洒惊湍。

风云浩荡时将暮,江水萧条龙亦蟠。

千里吴乡多战伐,孤舟蜀客转饥寒。

弊裘涕泪兼新旧,终日思家敢怨叹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寒]韵

南村

南村烟树接蒹葭,白鹭翩翩满白沙。

此地遂成茅屋计,何人更识老夫家。

即开断垄行新竹,便接平皋树杂花。

戎马纷纷终未已,此身泛泛独长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麻]韵

兵后大醉陶与权宅丙申九日也

酒到愁肠味颇醇,花因白发更精神。

儿童休笑灯前舞,老子今存死后身。

何处江湖为乐土,谁家门户有闲人?

多情独有陶征士,醉过清秋不厌频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春日溪上书怀

溶溶春水杂蒹葭,袅袅晴风度落花。

小巷几时佳客至,新诗独向野人夸。

未闻汗马收诸国,且逐闲鸥坐浅沙。

春色酒杯俱在眼,底须辛苦欲还家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麻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