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《闻笛》,描绘了吴淞江边傍晚时分的景象。首句“花发吴淞江上村”,以花开之景渲染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生机,为笛声的响起营造了背景。次句“隔花吹笛正黄昏”,通过“隔花”和“黄昏”两个意象,展现出笛声在花丛中回荡,时间恰好是日暮时分,给人以淡淡的哀愁。
第三句“风尘远道归何日”,诗人借“风尘”象征旅途的艰辛和离家的遥远,表达对归期未卜的无奈与思念。第四句“灯火高楼合断魂”,通过灯火阑珊的高楼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。
接下来,“夜静几家无别泪”,暗示在寂静的夜晚,只有笛声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绪,而并非每家都有泪水,更显凄凉。最后一句“雨声终日过闲门”,雨声与闲门相映,增添了环境的冷清,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无尽的落寞。
全诗以笛声为线索,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身处他乡,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。袁凯的这首《闻笛》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