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起

投降赵卒本求生,坑后谁人不死争。

三召三辞宁自刎,邯郸料不再长平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庚]韵

翻译

原本向赵国投降的士兵,只是为了求生存,但坑杀之后,又有谁能不拼死反抗。
三次被召唤,三次拒绝,宁愿自杀,也不愿再经历长平之战的惨剧。

注释

投降:向敌人投降。
赵卒:赵国的士兵。
求生:寻求保全生命。
坑:指秦始皇坑杀降卒的历史事件。
谁人:指那些士兵。
不死争:拼死反抗求活。
三召三辞:多次被召唤后拒绝。
宁:宁愿。
自刎:自杀。
邯郸:赵国都城。
长平: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。

鉴赏

这首诗名为《白起》,作者是宋代诗人徐钧。诗中通过讲述白起在长平之战后的命运转折,展现了他面对生死抉择时的英勇与坚韧。白起原本作为秦国将领,投降赵国是为了保全士兵的生命,但投降后面临被坑杀的命运。诗中的“坑后谁人不死争”表达了对白起被迫参与这场惨剧的同情,以及对人性在极端情况下的挣扎。

接着,诗人描述了白起三次被秦昭王召回,但他三次都选择了辞官,宁愿自杀也不愿再经历那样的耻辱。这体现了白起的尊严和忠诚,即使面临死亡,也坚决维护自己的荣誉。最后一句“邯郸料不再长平”暗示了白起的牺牲使得秦国失去了再次发动类似战争的能力,同时也暗示了白起悲剧性的结局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白起的生平事迹为背景,赞扬了他的英勇和坚毅,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。

收录诗词(297)

徐钧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边韶

寸晷分阴闲可惜,粪墙朽木责非苛。

便便书腹贪眠昼,免得诸生笑诮么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歌]韵

乔知之

绿珠诗作怨方新,往事尤当监季伦。

赴井已迟徒累主,真标那似堕楼人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真]韵

任光

河兵已渡迫饥寒,道路奔驰正急难。

不是信都同助顺,王郎未必死邯郸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寒]韵

光武

功成论道息干戈,武将森森学问多。

养得文风名节盛,自三代下莫能过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歌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