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洙泗渊源水一溪,藓花绿遍考亭碑。
白云散尽青山出,一卷通书未写时。
这首诗描绘的是洙泗地区的一处文人雅地——濂溪书院。"洙泗渊源水一溪",诗人以洙泗之水比喻儒家学说的源头,暗示书院教育的深厚底蕴。"藓花绿遍考亭碑",考亭是书院的别称,这里用藓花的繁茂象征学问的繁盛与历史的积淀。
"白云散尽青山出",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,寓言学者们在研读经典后,心灵如白云般澄净,而青山般的智慧和人格也逐渐显现。最后一句"一卷通书未写时",表达了对书院宁静学习氛围的赞美,以及对未被世俗打扰的纯粹学术追求的肯定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以景寓情,既赞美了书院的环境,又寄寓了对学术传承和精神追求的敬仰,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文学特色。
不详
满目青山满面风,谁云太极在图中。
晦翁去后僧来少,苔满空堂晓日融。
一寸归心酒得知,门前官道是危机。
道傍也有人归去,不似先生真个归。
落尽灯花独倚阑,四檐风雨夜漫漫。
也知忧乐先天下,不是推敲字未安。
新吟痛快底能加,八月秋风万里槎。
海上诗家无行辈,分明春雨一池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