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落星寺

移船落星湾,不见落星寺。

灰飞劫已空,石在顽无智。

尝闻容桀黠,岂是关天意。

览胜怀昔贤,金仙久无寄。

星宫环紫垣,官守宁容弃。

向来果何愆,一斥沦九地。

化石竟不归,千载同一恚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寘]韵

鉴赏

这首诗名为《吊落星寺》,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谟所作。诗中描绘了诗人移船至落星湾,却未能见到落星寺的情景,表达了对落星寺的怀念与感慨。

首句“移船落星湾”,以移船的动作引出地点,暗示了诗人对落星湾的探访。接着“不见落星寺”一句,点明了目的未达成的失落感。随后,“灰飞劫已空,石在顽无智”两句,运用象征手法,将历史的变迁比作灰烬消散,时间的流逝比作顽石的永恒,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无情的感慨。

“尝闻容桀黠,岂是关天意”两句,诗人似乎在反思历史中的某些人物或事件,提出疑问,是否这些只是命运的安排,而非人为所能控制。接下来,“览胜怀昔贤,金仙久无寄”则表达了对过去贤者的怀念,以及对金仙(可能指寺庙中的佛像)长久以来无人供奉的遗憾。

“星宫环紫垣,官守宁容弃”两句,诗人将落星寺所在的环境与皇宫相比,强调了其地位的重要性,同时也表达了对落星寺被遗忘的惋惜之情。最后,“向来果何愆,一斥沦九地”追问落星寺为何会遭受如此命运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不解与哀叹。“化石竟不归,千载同一恚”则以化石为喻,表达了对落星寺命运的无奈与长久的愤慨。

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与对时间无情的感慨,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。

收录诗词(281)

陈谟(元末明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题吕仲善所藏汪水云草虫卷子

瑶琴理罢松风长,懒上湖船看歌舞。

行云流水有心期,野草闲花各天趣。

纷纷虫羽恣飞扬,散入毫端无遁处。

寻香逐艳何从来,含睇凝情如欲语。

黄筌崔白称好手,妍吮朱铅眩童竖。

不肥不瘦润有馀,墨晕生春独清楚。

春兰翛然如处女,短不出丛秀眉妩。

夏芷仙人白纻袍,长身玉立风生宇。

何当石根容我步,乌纱筇竹从容赋。

漆园蒙庄知道者,梦里化为蝴蝶去。

蘧蘧栩栩情态多,什什伍伍花间住。

颠魂无定抑无归,粉翅织纹何用许。

象房守宫半夜走,玉帐佳人成白首。

络纬萧条蟋蟀寒,山河已落他人手。

篱根晔晔牵牛花,瓜蔓藤枝亦何有。

西湖清浅绿荷彫,画桥依约春风柳。

海潮不至天目倾,七宝金鞭从北狩。

双双朔雁俱南翔,莓苔菰米连潇湘。

飞鸣宿食各自得,岂有矰缴仍须防。

道人蒿目难为伤,铜山泪尽天亦荒。

琴歌既断赋无续,画图彷佛存兴亡。

平川吕氏好古者,不鄙谓予题此画。

忽忆秦皇汉武年,万事轮云如走马。

形式: 古风

题青山白云图

刘生用墨如用兵,墨如雨点鸦乱行。

须臾生纸气飞动,浮云白白山青青。

秦皇昔向湘江下,怒伐湘山山尽赭。

此树能逃烈㷔中,至今瑶翠森如画。

窈窕复疑盘谷中,书痴拟欲挂高松。

饥煮肉芝分白雪,寒披栗叶啸天风。

形式: 古风

题春江送别图

跨牛庵前松两株,跨牛庵中谁读书。

金华仙伯黄太史,至今虹霓四壁光有无。

往时闻人侯,独驾一篷雪。

来从太史游,风致两奇绝。

贤郎故是鸾凤雏,侨居奉母乐有馀。

七千里外怀定省,新年欣得陜州书。

黄河铁牛安且都,河中水暖多嘉鱼。

民恬俗熙官府静,召南复颂贤大夫。

贤郎江头买舟好,六月潘舆到家早。

公馆甘棠蔽芾阴,寿觞先进安期枣。

书史孙碧霄,写景春江浔。

别意恒苦多,画意恒苦深。

江清柳碧天沉沉,谁能赠君绿绮琴。

沙鸥往来未近人,燕燕亦复多好音。

江水去不回,柳条空尔长。

松飘金粉缀离席,絮住净萍随去航。

就中庞眉老禅伯,夙昔贤侯心莫逆。

河梁日晏重牵衣,一望青山三叹息。

叹息深深礼白云,但祝平安厚眠食。

郎君归戏,綵衣,披图吟咏想依依。

月明却忆金鱼浦,应是南来翔雁飞。

形式: 古风

喜雨行为瓜尔佳县丞作

田将入种黄尘飞,高原卑隰同歔欷。

秧苗盈尺日夜老,南风捲地吹人衣。

夹谷贤侯心栗栗,忧国忧民赋安出。

清平禅关地高迥,庞眉老衲动如律。

松头上接云气寒,柏树遽作龙身蟠。

宝瓶杨枝初洒润,风雷奔走驱涛澜。

免冠散水城南北,通身是雨皆天泽。

连日滂沱不暂停,大湖长陂收不得。

斯民呼舞贤侯燕,白下由来壮哉县。

今年奉公百不忧,䆉稏高低满郊甸。

形式: 古风